义诊现场。通讯员 供图
“扎西德勒!”9日上午,西藏比如县人民医院门诊前挤满了当地居民,他们想让千里来的鄞州医生帮他们治疗身上的病痛。
比如县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东部,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平均气温2.2℃。9日一大早,比如县不少群众早早等在了比如县人民医院门诊前。来自宁波市第六医院专家团队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马不停蹄地开始义诊,藏族同胞拿着自己的CT 影像片将义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这个要尽快手术治疗了。”在义诊现场,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专家马维虎在看完一位重度脊柱侧弯的藏族女孩后,着急地通过当地医生告知起父母,“否则孩子未来的心肺功能等,都会受到影响。”
义诊现场。通讯员 供图
当天,马维虎接诊了10多位和这位藏族女孩一样的脊柱侧弯患者,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希望能够进行手术。在现场,还有不少因劳作导致关节受伤的群众,他们中有一些人看完后,赶紧回家将自己的亲人也带到了义诊现场,希望鄞州来的专家能帮助他们解除病痛。
“一上午,我看了30多个人,其中有手术指征就有20人。”宁波市第六医院关节外科专家狄正林介绍,什么年龄段的患者都有,有些严重到已经影响其正常生活了。这些人都已经登记了,未来我们援藏的医生驻点后,他们会得到救治。
在现场,还有一位藏族女士十分幸运地预约到了第二天的手术。她因为小脚趾外翻导致行走困难,得知有鄞州专家来,她在家人的搀扶下找到正在义诊的宁波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陈宏。
义诊现场。通讯员 供图
经过检查,这位女士符合手术指征。陈宏考虑到接下来的日子,藏族同胞将进入忙碌季,建议其进行择期手术,“我要进行手术,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请医生尽快给我手术,我不想再等了。”这位女士通过当地医生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手术期望。
宁波市第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欣介绍,今年,在第十批宁波援藏工作组的沟通和协调下,医院与比如县人民医院签订骨科相关疾病对口帮扶协议,依托自身在骨科相关医学领域的领先技术与优质资源,借助“牵手工程”项目为比如县人民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我们将通过对口帮扶,在手足畸形、骨性关节炎筛查、救治,以及骨科业务科室及相关本土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比如县人民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切实提高比如县骨科相关疾病的救治能力。”王欣说,今年开始,医院每年派出2名专家,驻点比如县开展为期4个月的门诊、手术和带教等工作,力争在3年左右为比如县建立一支专业的本土骨科医疗队伍。
义诊现场。通讯员 供图
当天,2025年国家临床中心科技志愿服务行-显微外科标准化建设西藏行暨牵手工程西藏比如站同步开启。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显微外科项目部主任赵建文表示,通过构建“组团式”帮扶机制,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推动先进诊疗技术穿透地理屏障,将优质医疗资源向藏区延伸,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健康服务。
“真的很感谢鄞州的专家能够来我们这里!”看着从未出现过的义诊现场,比如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春燕激动地说,“我们医院因为医疗条件有限,当地群众看病难。如果想进一步诊治,要前往那曲,甚至拉萨,看病十分不方便。有些患者本来是轻症,拖着拖着就成了重症。好在,鄞州专家来,他们得到了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我替所有患者谢谢鄞州专家!”
潮新闻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王莎 陆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