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北仑高塘学校流淌着跨越山海的温情。已故胡国章先生家族20余位成员从世界各地归来,共同见证首届“胡国章·虞凤仙”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当主持人宣布633万元教育基金源于家族祖宅征迁款的全额捐赠时,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胡氏家族的祖辈胡国章、虞凤仙夫妇祖籍为北仑新碶街道许胡村。从这片土地走出的胡氏家族,人才辈出,家族成员中既有奥林匹克医学金奖得主,也有工程巨匠、医学先驱等杰出人物。尽管如今家族成员分散在全球各地,但 “树高千尺不忘根” 的祖训,始终深植于他们心中。
这份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在去年冬天再次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沿海村祖宅面临征迁,面对这笔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征迁款,家属代表胡裔康与家族成员商议后,毅然作出决定:将全部款项捐赠给北仑区慈善总会,以祖辈胡国章、虞凤仙之名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家乡品学兼优且有需求的中小学生。这一举动,生动诠释了跨越几代人的家国情怀,正是新时代 “宁波帮” 精神的鲜活例证。
作为著名“浙东侨乡”,北仑人文荟萃,涌现出一大批老一辈爱国爱乡知名人士。如今,众多北仑籍海内外人士积极赓续优良传统,纷纷用实际行动诠释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他们已为家乡捐助社会公益项目506个,总额超过3.68亿元,为北仑及宁波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颁奖仪式上,胡氏家族代表胡流源、胡流波、胡流清、胡秀珍、胡秀英、胡裔康亲手为北仑区 52 所学校的 79 名中小学生颁发证书。胡流源院士作为家族代表,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家族与故乡的渊源。他感慨地说,正是兄弟姐妹当年的奋发图强,才实现了从贫困家境到事业有成的蜕变。他寄语在场的同学们,要坚定信念,勇敢追逐梦想,努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胡裔康先生也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期许,希望这份奖学金能化作他们逐梦路上的强大动力。
获奖学生小王激动地表示:“这份奖(助)学金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鼓励。今后,我会继续以‘认真’和‘坚持’为准则,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不辜负这份信任,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北仑区副区长储杨洋在致辞中说,这份助学金不仅饱含着跨越山海的深情,更寄托着对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北仑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界的交流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培育,让更多人在内外融合发展中受益并作出贡献。
宁波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徐平元在致辞中表示,胡氏家族情系桑梓的拳拳之心和赤子之情令人敬佩,充分彰显出了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他鼓励孩子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以优异成绩和过硬本领回报社会、建设祖国。
北仑区慈善总会向胡氏家族代表颁发感谢牌,致敬他们这份跨越时空的深厚情怀。高塘学校师生则以新碶民间剪纸非遗技艺创作的 “福” 字,向远道而来的胡氏族人致谢。 事实上,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胡氏家族的血脉之中。除了此次教育捐赠,胡氏家属曾为坐落在东钱湖的胡氏墓园所在地象坎村捐赠建设自来水工程造福当地的农民提高生活素质,胡氏也在许胡村多年前胡氏祖屋拆迁所获得的补偿金捐赠给了本村建造妇女活动中心。家族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的教育、医疗、文化事业,与北仑携手描绘美好未来。
仪式结束后,胡氏家族前往许胡村省亲。走在村里,一排排房屋上熟悉的门牌号,让他们倍感亲切,大家纷纷驻足合影留念。许胡村文化礼堂内展板上记载的家族故事,更是勾起了他们满满的回忆,令人感慨万千。
一张张圆桌上,摆放着家乡人民精心准备地青团、发糕、年糕片等家乡点心。胡氏家族成员与街道干部、村干部及乡邻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谈家乡的未来。在温馨的氛围中,浓浓的乡情愈发醇厚。
乡音萦耳,故土情长。这场跨越山海的重逢,不仅见证了胡氏家族的大爱传承,更是游子与家乡携手共绘未来的崭新起点。
(通讯员 陈红 陈未鸣 周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