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综合执法|变“开盲盒”式检查,为“歌舞场所”联检
宁波
宁波 > 民生城管 > 正文

镇海综合执法|变“开盲盒”式检查,为“歌舞场所”联检

4月10日上午,宁波市镇海区某KTV吧台前,来自综合行政执法局、文广旅游体育局和消防大队的几名执法人员拿出手机,向场所负责人出示屏幕上的“行政行为码”。

“扫码后您能看到这次检查的全部事项,有问题随时沟通。”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场所负责人扫码进入页面,是否接纳未成年人、警示标志是否规范悬挂、否已通过消防验收等18项检查内容赫然在列。

镇海综合执法|变“开盲盒”式检查,为“歌舞场所”联检

          (执法人员在歌舞场所开展检查)

自2024年起,“亮码检查”成为镇海区涉企执法的标配动作。联合检查组抵达企业前,须通过“大综合一体化”平台生成专项检查任务,将综合行政执法、文旅、消防等部门的18项高频检查事项整合为“一码通查”清单。企业扫码即可预知检查内容,提前备齐台账资料;执法人员则必须同步完成“亮证+亮码”双重认证,杜绝随意检查、重复检查。举措背后,是镇海区“清单之外无检查”的硬约束:未纳入行政行为码的事项一律不得检查,企业若遭遇“清单外执法”,可扫码一键投诉。

镇海综合执法|变“开盲盒”式检查,为“歌舞场所”联检

(执法人员在歌舞场所开展检查)

透明化的检查流程,倒逼执法更精准。在一家ktv的消防通道旁,执法人员对照清单逐项核验:警示标志的字体是否足够醒目、营业日志记载是否清晰明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以前检查像‘开盲盒’,现在扫码就知要查什么、谁来查,我们提前对照自查,省去不少沟通成本,检查标准写得明白,整改起来也有方向。”负责人告诉记者。“把规则亮在前头,企业把合规做在平时,执法的‘人情味’自然就出来了。”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中队负责人表示。

镇海综合执法|变“开盲盒”式检查,为“歌舞场所”联检

            (执法人员查看场所垃圾分类情况)

目前,镇海区“亮码检查”机制已落实到餐饮、建筑等领域,让更多企业告别“突击检查”的焦虑,实现在透明规则中安心经营。

(方昕 林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