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收割春天的绿浪!一起“耕海牧渔”去~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站内

奉化:收割春天的绿浪!一起“耕海牧渔”去~

11ec8bb4-a96a-435b-9ffd-a72171ece360size_w_7760_h_5587.jpg

4月的宁波湾,碧波荡漾。奉化区裘村镇、松岙镇等传统养殖海域,再现“海上牧场披绿绸”的壮丽景象,延续着滩涂耕海的传奇。

4月10日,裘村镇杨村码头的晨雾尚未散尽,48岁的陈师傅已和妻子在海上作业。

作为第二代海带养殖户,他熟练地将镰刀切入海带根部:“老一辈就跟着老师傅学养殖,现在我们传承了他们的手艺。”

晨光中,挂着标识的小船在宁波湾养殖区内穿梭,与远处白岩山风车群构成现代版“耕海牧渔图”

图片

松岙镇大埠村的养殖户,则延续着“赶小潮”的传统智慧。

凌晨3点,张建国的捕捞船趁着退潮期作业。

“老一辈传下的‘三怕’口诀——怕高温、怕暴雨、怕赤潮,现在虽说有了气象预警系统,但‘抢早收’的老规矩没变。”。

图片

在宁波湾岸边的晾晒场,68岁的陈阿姨延续着“三翻三晒”的古法工艺。

“海带要翻面三次才能晒干,天气好的话三天就能入库。”

陈阿姨弓着腰,将海带均匀摊开,她的手指因长期泡海水而肿胀,却仍麻利地翻动海带。

海风掠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咸鲜味,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小小的晾晒场位于宁波湾旅游度假区旁,如今已变身“海带文化体验区”。游客们沿着海岸线漫步,岸边2米多高的“海带墙”随风轻摆。

图片

在裘村镇中心菜场,头茬鲜海带以20元/公斤左右的价格热销。摊主应大姐将海带剪成段,加入蒜泥、香油凉拌,“周末游客多,有的摊位,每天能卖出百来斤。”

附近的餐馆也陆续推出应季菜肴,“海带宴”,海带豆腐羹、辣炒海带丝、海带饺子等10余道菜品供不应求。

当暮色笼罩宁波湾,最后一批海带被收进晾晒基地。

这片承载着奉化人海洋记忆的滩涂,续写着“靠海吃海”的现代传奇。宁波湾岸边不变的是渔民腰间的银刀、掌心的老茧,以及潮起潮落间对这片海洋的敬畏与馈赠。

来源:奉化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