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完美”成绩单!镇海再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和“大禹鼎”
宁波
宁波 > 城事聚焦 > 正文
站内

一份“完美”成绩单!镇海再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和“大禹鼎”

近日,据美丽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宁波市镇海区荣获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市、区)和2024年度“大禹鼎”铜鼎。这是继2023年度之后,镇海连续第二次获得这两项荣誉,成为该区坚持减污降碳基调、持续推进美丽镇海建设的又一有力佐证。

“全流程管控”和“数字治气”是2024年镇海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两大关键词。针对石化化工行业绿色发展需要,生态环境部门聚焦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难题,在全省首创石化化工行业废气全流程管控,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数字治气”应用系统并上线运行,被列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应用全年接入涉气重点企业64家、重点排放源548个、废气排放口281个,实现VOCs治理全程数字化。系统上线以来,已发现并处置预警386次,有效防范了环境风险和污染隐患,得到了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评价,获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

2024年也是镇海区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取得实质性成效的一年。作为2020年全省首批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之一,我区积极探索源头减污、智慧溯源、生态修复,形成了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数字化精准治理修复、建管养一体化长效机制为特色的示范模式,于2024年4月通过示范点验收。当年,全区市控及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水质优良率均达100%,两条三江一级支流水质首次达到Ⅲ类标准,断面水质达到近年最高水平,荣获省治水“大禹鼎”铜鼎。

随着“无废城市”建设与主导产业的深度结合,富有镇海辨识度的“无废”成果也不断涌现。2024年,镇海区围绕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持续深挖工业领域“无废”潜力,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4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保持100%。这一年,宁波石化开发区“减量循环+数字监管”入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无废园区”典型案例,“钛白粉红石膏零排放”获评省全域工业固废治理类最佳实践案例,海螺新材料获评省级“百优无废城市细胞”。镇海炼化获批全省首个“无废集团”试点,其“点对点”定向利用项目还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中心的“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过去执法靠人跑,现在靠数据跑,而且跑得更精确。2024年,镇海区“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由理念转化为现实。在全域部署2680个数据监控点位、1346个视频监控点位和1593个用电监控装置基础上,系统整合光量子雷达扫描、傅里叶红外遥测、高空瞭望、烟气感应、走航监测和无人机巡查等高科技智能化手段,牢牢掌控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同时,实行“红黄绿”三色码分级监管,对绿码企业“无事不扰”,对红黄码企业精准执法,减少现场执法频次,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与“无事不扰”的平衡。

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2024年也是成绩亮眼。镇海区全年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美丽生态廊道409 亩,森林覆盖率达20.36%,较上年增长0.51个百分点。首次覆盖全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也进入尾声,共记录鸟类209种、野生植物371种、两栖爬行类11种、昆虫220种、大型真菌22种、滩涂生物20种,并首次在九龙湖石英坎水库发现了桃花水母。在海塘安澜滨海湿地,建成鸟类和滩涂生物观测点,镇海炼化白鹭园获评浙江省观鸟胜地,常态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公众参观、亲子研学、自然笔记等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通讯员尚立峰)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