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问潮:甬舟两地教师共学“社会情感学习”,增进师生幸福力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双城问潮:甬舟两地教师共学“社会情感学习”,增进师生幸福力

4月19日上午,一场主题为“双城问潮:甬舟教师SEL共读探索”跨域教师共读活动在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长峙校区的演播厅展开。这是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甬上云读”教师专业阅读推广项目今年开展的第二期共读分享活动。2024年宁波市卓越教师阅读团队奉化区裘村镇中心小学“清和书社”的6名教师在蒋增裕校长的带队下与舟山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舟山绿城育华学校选派的6名教师共同在这场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丁旭副教授,应邀也参与了本次活动进行学术分享。这次跨域活动得到长期关注宁波教师阅读推广工作发展的舟山长峙小学周燕娜校长积极推动、三家学校联合支持。

回应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挑战,教育界的新观念“浪潮”不断涌现。其中,社会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便是越来越受关注的教育话题之一。因此,甬上云读教师专业阅读推广项目在2025年世界读书月为宁波及周边教师朋友推荐并共读《社会情感学习:教师如何做,师生才幸福》([美]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费希力/多米尼克·史密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PBL(项目化学习)到SEL,是课堂更追求触达心灵的一种理念和实践进步。”在4月12日晚的第一环节导读讲座中,该书译者、“蔚来教育”创始人、CASEL国际合作伙伴邢天骄老师说,“社会情感学习与传统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和班会工作有所不同。在当前它显得特别重要,面对人工智能,人们更需反思教育的本质,关注培养‘人’,关怀和建立人的意义感 。”社会情感学习,涉及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技能和尽责决策五个方面的情境化系统。“它是‘成为你自己的能力’。”邢老师简洁地总结道。

线上导读讲座直播截图

4月19日开展的分享活动,是继导读讲座和共读打卡后的第三个“甬上云读”共读步骤。活动中,两地教师首先结合各自的体验介绍了各章的主要内容。比如,鲍鸿乾老师从“身份认同、归属感与亲社会技能”的三大理念出发,分享了带领学生从数学恐惧到数学自信、自我学习到团队成就、数学分歧到共情协作的策略方法。司徒娇老师则以《用情绪点亮教育课堂》为题,分享教育中的情绪调节工具和策略。老师们的介绍一下子拉近了“社会情感学习”的学术名词和一线教师的真实体验。“学生的发展真的需要老师们的陪伴,这是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了的。情感很好,但是对老师来说,情感的控制也不容易,需要认知上的不断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社会情感能力。”观众南海长峙小学科学老师刘陆裘听后说。

司徒娇老师章节阅读分享

其后,丁旭副教授以《社会情感学习(SEL):助力师生成长与幸福》为题,为听众介绍了“成功智力与SEL”“SEL的5项能力”“SEL的关键环境”,并把创造支持性课堂环境、合作性学习和反思性写作作为提升SEL的重要教学策略。同时她指出,中国古话“亲其师,信其道 ”,说明社会情感学习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的天然亲和力。“丁教授逐字逐句从英文给我们讲解,非常细致,让我更清晰地明白了‘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等概念。”在后面的“夸夸”互动环节中,来自舟山绿城育华学校的王丹老师说。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丁旭副教授分享

在实践话题交流环节,两地老师更是畅所欲言。奉化的毛怡老师特别强调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人需要终生学习并能终生受益的,陈芊汛、叶翔翔老师则提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在个人成长和学生成长过程中造成的社会情感能力缺失。蒋增裕校长以“我发现”为句式的“微作文”作业设计为例,介绍了建设校园社会情感学习文化的一次具体实施。“原来,微作文不仅是简短的日记,还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契机。”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的徐飞副校长在“夸夸”互动中说。

实践交流环节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以教师社会情感学习为主题的专业探讨,也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推广阅读、特别是教师阅读的职业使命。举措包括:向每位参会者发放《宁波市优秀校园阅读推广案例汇编》一书、激励性发放《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并对卓越教师阅读团队主理人进行访谈,宣传和推动校级教师阅读团队建设。

裘村镇中心小学蒋增裕校长介绍卓越教师读书团队“清和书社”

据悉,“甬上云读”教师阅读推广计划是由宁波市教育局指导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主办的“宁波市青少年读书季”中的教师阅读推广部分。2021年起,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联合宁波县市区多家优秀校园教师阅读团队、优秀教师阅读领雁人和地方知名教育专家,共同推出了以“足不出户,行走云端,共享阅读智慧;甬上云读,让宁波教师爱上读书”为宗旨的共读计划。以每月共读一本书为目标,结合线上导读会、线下分享(与争鸣)会、钉钉日常打卡,甬上云读让宁波地区的教师读者逐步实现了“初识专业阅读”“读起来”“读得深”。

(通讯员 金琦)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