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凉山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尹江涛一行莅临余姚技师学院考察调研,深入了解甬凉职业教育协作成果。尹江涛对学院在东西部教育协作中展现的担当与创新表示高度肯定,指出“余姚技师学院的实践,让‘教育协作’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凉山孩子点亮了技能成才的希望之光,为凉山州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余姚经验’。”
校企协同育匠才,订单培养筑通道
作为东西部教育协作的核心载体,余姚技师学院积极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2024年9月,学院联合宁波志伦电子有限公司开设余姚首个数控加工“订单班”,定向培养27名凉山昭觉学生。该班实行“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双轨制,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企业定制化实训,企业同步开通实习就业“绿色通道”,毕业后择优录取优秀学生,实现“入学即定岗、毕业即就业”的精准对接。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企业“招工难”与学生“就业难”的双重瓶颈,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技能型人才。
多维赋能强基础,多彩课堂育全才
针对昭觉学生的成长需求,学院打造“基础夯实 + 素养提升”双轮驱动的 “多彩课堂”。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由骨干教师牵头授课,筑牢文化根基;同时增设音乐、书法、计算机PS操作(电商专业)等特色课程,提升综合素养。例如,电商班学生通过课后单独开设的PS实操课,已能熟练掌握直播运营技能,为未来投身家乡农特产品电商推广奠定基础。此外,学院社团活动与研学实践同步发力,学生在创业项目孵化、技能竞赛等活动中锤炼实践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发展。
升学就业双贯通,山海学子展宏图
学院秉持“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保障”的理念,为昭觉学生搭建多元发展平台。在升学层面,首届10名毕业生中已有4人通过浙江省单招单考升入高一级大学院校,升学率达40%;就业领域,6名毕业生返回凉山后已经成为当地汽修、电商等行业的技能骨干,新高三学生中已有5人到企业顶岗实习,订单班学生更享受志伦电子“绿色通道”,实习就业无缝对接,优秀者可优先录用,真正实现 “升学有路、就业有门”,让技能成才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
资源共享促融合,协作创新谱新篇
自2021年余姚昭觉两地启动中职教育培养项目以来,东西部协作资金已经累计投入300万元支持65名昭觉学生到余姚技师学院就读,覆盖汽修、数控、电商等6大专业,实现专业培养与凉山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学院实训中心向昭觉学生全面开放,智能制造、汽修等先进设备支撑技能实操;教师团队定制化研发“理论+案例”教材,将余姚产业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推动了甬凉两地职业教育标准与资源的深度融合。
来源:昭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