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9 日下午,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装委”)主办的首部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团体标准第五次研讨会(泌尿外科)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泌尿外科领域的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旨在通过团体标准的引领,推动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医疗装备创新转化提供更清晰的路径和更坚实的保障。
会议开幕与致辞
研讨会由医装委副秘书长空青主持。
医装委常务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副院长杨波教授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周浦医院在医疗装备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杨波院长指出,周浦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医疗装备的创新与应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促进泌尿外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成果转化。
随后,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医装委主任委员徐波院士致辞。徐波院士强调,医疗装备创新转化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首部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团体标准的制定,将为创新转化提供明确指引,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提升创新效率,确保转化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主旨报告与主题分享
徐波院士作了题为“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规范团体标准解读”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规范》团体标准涵盖了项目论证、产品设计与开发、知识产权管理、产品转化与推广、评价与改进以及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流程等多个方面。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医疗装备创新转化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徐波院士还介绍了医装委 2025 年的布局与规划,包括全国性大会、综合性和专科性研讨会、发表学术性文章和2-3部权威性专著等工作,以创新转化理论和实践深度有机结合,推动医疗装备创新转化高质量发展。
医装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副院长孙丽萍教授分享了“从实验室到临床,医疗机器人的创新转化路径研究”。她详细阐述了医疗机器人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技术突破、临床验证、伦理考量及市场推广等环节。孙丽萍教授强调,医疗机器人的创新转化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团体标准的制定将为这一过程提供有力支持。
同济医院上海东方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陈卫华围绕“泌尿外科技术前沿分析”展开报告,探讨了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陈卫华副主任指出,泌尿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也对医疗装备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有源器械检验一所副所长洪伟以“医疗器械转化法规”为题,详细解读了相关法规政策。
圆桌研讨
医装委副秘书长赵荆璞主持了圆桌研讨环节,主题为“创新技术转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周云峰主任指出医生与企业缺乏信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与机会。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程跃主任分享转化探索过程的经验与成果,提出转化需要团队与团体标准的支持。
上海浦东新区光明中医院泌尿外科欧阳磊主任分享创新转化探索经验,并提出多个创新想法,引发激烈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达俊主任认为专业评估是创新转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医生需要协会平台助力创新想法转化。
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吴乐君主任提出创新转化可以先从改进现有产品小问题入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龚华和郝继东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宿恒川博士、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叶俊杰博士、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米尔夏提博士等泌尿外科专家纷纷发言,围绕医疗装备创新转化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专家们一致认为,尽管医疗装备创新转化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与医疗装备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装备领域正经历新一轮技术变革。然而,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过程中,仍需克服技术、资金、市场和法规等多方面的风险。专家们强调,团体标准的制定为创新转化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平台规划与总结致辞
杨波院长作了“泌尿外科装备医研产学用深度融合平台规划报告”,提出了构建多维度合作平台的构想,旨在促进医疗装备领域的协同创新与发展。杨波院长指出,创新转化需要技术突破,同时要结合经济效益,确保成果能够融入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他还特别提出与国外平台进行合作探索,及建立 U 创 APP 平台的设想,这些想法得到了徐波院士及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最后,徐波院士用“六个一”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1、不忘一个初心:搭建国家级协会平台,制订首部团体标准,旨在帮助全国各大医疗机构、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在创新转化过程中提升效率,确保转化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锚定一个心智:创新转化虽然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逾越,关键在于找准平台,抓住切入点,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3、树立一个理念: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系统转化,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无缝衔接。4、建立一个认知:创新转化的起点(最初一公里)最为重要,关键在于对项目的精准评估;而终点(最后一公里)最具难度,核心在于产品的有效推广与市场应用。5、推动一个模式:深化医研产学用的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6、 认定一个愿景:创新转化,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会议意义与展望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医疗装备创新转化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团体标准的制定与解读,为医疗装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规范与指引。未来,医装委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医疗装备创新转化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我国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医疗装备创新转化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标准引领未来,共同开创医疗装备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医装委上海办事处负责人陈惠兰和曾能文,企业代表杨学东等共计三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