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鄞州区青少年“灯塔护航”法治宣讲团走进咸祥镇中心小学,以“法治护航·关爱成长”为主题,为该校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教育课。该活动由鄞州区司法局、咸祥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联合发起,主要聚焦监护缺失、经济困难及认知局限等困境青少年群体,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心理疏导”的创新模式,破解传统普法“说教式”难题,引导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维护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
以案释法:真实案例敲响法治警钟
课堂上,青少年“灯塔护航”法治宣讲团成员、律师杨可心首先以“校园欺凌的代价”“网络诈骗的陷阱”“家庭监护失责的后果”等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剖析案件成因与法律责任。例如,通过某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游戏盗刷家长银行卡的案例,揭示了未成年人缺乏法律认知与家庭监管的双重风险;针对校园欺凌事件,详细解读了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旁观者的法律边界,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与他人。
靶向关爱:法治教育融合心理关怀
针对家庭监护缺失、经济困难学生,活动特别设置“法治+心理”双轨服务。通过团体辅导、一对一咨询等方式,并以“家庭关系绘画”“压力气球”等游戏为载体,筛查潜在心理问题,解读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详细说明委托监护、家庭教育指导等法律程序。帮助学生疏导因家庭变故、经济压力等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提供法律援助指导,告知学生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新潮普法:普法课堂碰撞“潮玩”游戏
本次活动引入 “法治剧本杀”这一前沿教育形式。学生分别扮演“侦探”“嫌疑人”“证人”等角色,在推理过程中学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例如,在“网络打赏纠纷”剧本中,学生通过分析“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的法律后果,深刻理解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界定。
青少年“灯塔护航”法治项目负责人表示,这场普法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与责任的接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法治教育融入更多帮扶关怀,持续深化青少年普法行动,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在乡镇地区,因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监护缺位、经济压力等因素,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法律盲区”,易受不良环境影响,滋生盗窃、校园欺凌等行为。青少年“灯塔护航”法治项目通过“沉浸式普法 + 精准化帮扶”的创新模式,不仅能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更是构建起多方协作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未来针对乡镇地区青少年的特点,开发“法治微电影”“法治漫画”等文创产品,并探索“普法直播课”“云法庭观摩”等线上形式,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