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省级活动上,宁波说了什么?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这场省级活动上,宁波说了什么?

图片

4月22日下午,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浙江分会场活动暨“4·26”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副市长李关定,市局领导陈坚军、胡晓峰等出席活动并分享“宁波做法”。

知识产权战略领航

图片副市长李关定介绍宁波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进展。

1、构建“市域一体”联动格局。

以全国首批市域专利侵权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办案周期压缩35%。宁波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二。形成全市“1+N”快速维权响应机制,建成172家品牌指导站、78家专业调解机构。

2、完善“育转并举”双向机制。

对接“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全市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280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率提升至95.4%。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598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签约投资项目33项,带动社会投资增长11.7倍

3、放大“维权增值”服务效应。

聚焦宁波‌外贸优势‌,构建完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五维”体系,帮助甬企挽回经济损失7183.8万美元。海外纠纷重点案件指导率实现100%。率先落地涉外知识产权保险6款。海外数据分析预警已服务3万余人次

知识产权强链启航

图片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坚军介绍“知产甬链·新质跃升”专利转化系列专场对接活动。

今年,宁波以“知产甬链·新质跃升”为主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产业升级为目标”,开展专利转化系列专场对接活动。向6000余家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形成专利(技术)需求清单1882条。对接国家专利盘活系统,开发应用宁波地方专利转化资源库,目前汇集专利83861件,按产业形成83个专利簇群,匹配企业6061家,链接高校院所521个。锁定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按照“一个区域一条产业链一批高价值专利”开展线下对接。运用质押、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要素,让更多专利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知识产权全域护航

图片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胡晓峰发布《东盟十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报告》。

东盟是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区域,双方经贸往来紧密,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全面加强东盟知识产权保护,捍卫全省企业权益刻不容缓。为此,宁波编制《东盟十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报告》,涵盖东盟知识产权制度总体特征、重点国家法律环境解析、商标抢注应对策略等维度,旨在为企业提供前瞻性指引,推动浙江与东盟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度合作。

图片图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韩国观察站工作宣介。

来源:宁波市场监管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