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浙江省首批电动集卡超充站在宁波市北仑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北仑区政府、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北仑区商贸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易豹集团、宁波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安永防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对积极助力港口“碳减排”具有示范性意义。同时,这也是全省首个地市供电公司深度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的电动集卡充电站项目。
宁波作为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该批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推动交通绿色转型中的示范作用。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及《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的重要实践,电动集卡超充站项目聚焦港口物流电动化转型需求,致力于破解重卡“充电慢、效率低”“重建设、轻运营”的行业痛点。
对此,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充电业务负责人王琼京表示:“我们面对交通绿色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投建运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依托电网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机制,围绕合作伙伴和物流企业的核心诉求,针对性解决充电站建设与运营中的难点,并发挥纽带作用,实现电网负荷与物流行业电能需求的高效协同。”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深度参与建立“物流管理平台+电力企业+物流机构”三方契约管理模式,明确设施建设、运营保障、收益结算与服务责任。创新性采用“建设-持有-运营”(BHO)模式,为后续在全省范围内推动集卡充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运营提供了示范样板。
首批项目规划在北仑区集运基地停车场、横浦停车场、梅山北坝停车场建设三座电动集卡超充站。每座站点配置一台2500千伏安箱变和3套800千瓦先进超充设备。通过兆瓦级柔性功率池技术,可为12把液冷、风冷超充枪提供强劲电能,最快可实现30分钟补能200公里。此外,动态负荷调控技术实时匹配电网容量与物流运输需求,IP54高防护等级设备及14项安全机制则保障在港区盐雾潮湿等复杂场景下的全天候可靠运营。
“宁波的集卡车队数量巨大,要想形成规模化的电车替代,需要一整个充电服务生态圈来支撑。在集卡的始发地、途中和折返点,都需要建设一定规模的专用充电站。我们这次开工建设的首批三座超充站,正是积极参与构建这个服务生态圈的关键一步。”王琼京说。
在智能数据生态构建方面,本项目深度融合木牛与永易充平台,打造“货运+充电”一体化数字运营平台,实现货运管理与充电调度的智能联动。通过该平台,司机可一键获取最优充电方案,减少空驶等待时间;企业端则实现“物流+充电+结算”全流程数字化,降低运营成本。项目未来还有望结合储能系统的部署,进一步实现峰谷电能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
据测算,每座站点仅谷时充电能力就超过50车次,项目运营期内预计每天至少可减少柴油消耗4.8吨,每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8吨。
下一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计划以此为样板,在绍兴、台州等地启动商务模式复制,预计2028年实现全省各地市集卡充电设施全覆盖。
(通讯员 付华 陈曦 供图 王幕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