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以“打造新时代工匠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宁波市江北区前江街道第四届劳模工匠创新技术交流会在江北智工之家(118工业社区)召开,9名新晋省市级工匠、4名“红匠讲师”受聘者、30名第四批“前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受邀参加。在鲜花与掌声中,前江街道迎来了劳模工匠队伍的再扩大,共涌现出各级劳模工匠239人。
在活动现场,各级劳模工匠代表首先在118工业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引导和讲解下,参观了一楼展厅和二楼荣誉长廊。在一楼展厅,大家近距离了解辖区知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组织构成、产品分类等,拓宽了视野,对彼此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走进二楼荣誉长廊,印入工匠们眼帘的便是精美相片和荣誉简介。在他们看来,这是对自己平日刻苦钻研技术、努力做好工作的最好肯定。
彰显标杆力量
“感谢公司的培养,也感谢街道总工会给予我展示特长的机会!今天这个舞台,让我们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携手共同成长......”来自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戴修平这样说,作为本次第四批“前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之一,他第一个登台发言,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着作为一名产业工人奋发图强的精神。
“技术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要服务好他们,通过提高政治待遇、提高福利水平,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来自浙江和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王静兰说。据悉,她不仅是一名技术人员,也是公司工会主席,对于培养一线技术人才,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在年初刚成立工会,刚融入前江街道总工会这个‘大家庭’不久,能够入选第四批‘前江工匠’项目培养人员,我深感荣幸!今后,我会多多向各工会的老师以及一线的技术师傅学习,做好工会工作,强化技能水平。”她感言道。
活动进入前江“红匠讲师”聘任仪式环节,由街道党建综合办副主任王竞为他和来自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吴国平、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黄小威等4人颁发了“红匠讲师”聘书,未来,他们将以先进党员和优秀劳模工匠代表双重身份,作为特聘讲师开堂授课,以身示范,做好“传帮带”。而这,也是江北工会前江智工片区今年推出八项特色服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培育人才成长的“天天向上”行动。
打造人才通道
“人才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江街道总工会主席盛文明这样说。据了解,该街道立足自身优势,多年来始终紧抓制造业产业工人培育,先后出台《前江街道总工会培育和发挥劳模工匠作用的措施》《前江街道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措施》等措施,明确了“企、街两级选,区、市两级育,省、国两级”的六级人才培育模式,即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色挖掘行业技术人才,街道从中筛选优秀人员,作为区和市级人才的培养对象;原本已成为市级优秀代表的,则与上级工会积极沟通,争取向上推荐省级甚至全国级的评选;至今已形成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绿色人才产业链。同时,街道总工会还通过每年举办2场区以上劳动技能竞赛,给予获得名次的人员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并推荐他们参评各级首席工人。此举,不仅营造了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更大大提升了广大一线员工投入活动的积极性。据悉,截止目前,前江街道辖区现有各级劳模30人、各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人、区级及以上工匠98人,市级以上荣誉占比45%左右。
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而创新的根本,来自于劳模工匠的能力与经验。据了解,前江街道辖区企业目前共计有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坊16个。其中,由蓝野医疗器械公司省劳模张焱领衔的“张焱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张焱工作室)、由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杰出工匠周峰领衔的“浙江省周峰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周峰工作室)、由精达成形装备公司市劳模和市杰出工匠吴国平领衔的“吴国平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吴国平工作室)等,代表着各自领域的较高水平。张焱工作室作为蓝野公司口腔医疗器械技术研发的基地,为企业引领技术行业领域作出极大贡献,由其领衔研发的数字化口扫设备广受业内好评;周峰工作室在培育本公司人才、攻关技术难题方面成果显著,而他是“新八级工”制度下的特级技师;吴国平工作室的“新能源圆柱形电池壳深拉精密模具研发”项目获中华全国总工会2023年度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是当年浙江省唯一获得补助资金项目的基层工会。“劳模工匠不仅要发挥传、帮、带作用,更要在创新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吴国平这样说。
强化造血功能
源源不断的工匠,来自于基层企业强大的基础“造血能力”。据悉,爱柯迪公司建有江北首个企业自建“工匠学院”——爱柯迪成长中心,与国内知名高校展开合作教学,拥有内训师50多名,累计线上线下开课预计1200多节,共计32000人次。先后培育了一批如吴华军、李来庆、李超、方文江等为代表的省市级工匠领军人物。
“前江街道是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地,也是制造型技术产业工人成长的热土,我们立足自身优势,深挖资源,探索了一条符合前江劳模工匠成长新模式。同时,我们将借全市推进工会片区化工作体系为契机,把这项工作做大做强,做深做细。帮助更多优秀的、年轻的技术人才成长成才,为江北经济发展注入前江动力。”前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傅立维说。 (周永卫 顾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