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海曙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根据市“利剑2025”1号重型普货动态监控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创新推出预约式行政指导服务,通过“一对一”精准帮扶、全链条跟踪问效,助力普货运输企业破解动态监控管理难题,推动行业安全监管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压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让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服务。
动态监控遇难题 企业"点单"享定制服务
“以前总以为委托第三方平台就能高枕无忧,没想到设备掉线、信号异常等问题频发,管理漏洞防不胜防。”某物流公司安全负责人坦言。针对普货动态监控领域长期存在的设备“装而不用”、企业“用而不管”等突出问题,海曙区交通执法队变“执法检查”为“指导先行”,推出“企业预约、部门上门”的新型服务模式。企业提交需求后,执法队员即携带动态监控管理手册、企业个性化问题清单等资料上门,围绕卫星定位终端接入、异常线索处置等核心环节开展“靶向辅导”。
以某运输公司为例,执法人员在预约服务中发现,该企业虽与第三方监控平台签约,但内部既未建立动态监控管理制度,也未建立问题隐患处置台账。指导小组现场帮助企业制定《动态监控岗位职责清单》,设计《动态监控违规行为处置记录表》,并协调服务商对15台车载终端进行全面检修。2025年3月以来,该公司设备在线率从86.7%提升至100%,异常报警次数下降50%。
制度赋能强根基 实现问题隐患闭环整改
在预约服务推进过程中,海曙区交通执法队同步构建“指导—整改—复核”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对于发现的问题,不仅指导企业建立《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处理制度》《卫星定位装置检查维修制度》等标准化台账,更注重培育企业自主管理能力和问题整改能力。截至目前,已帮助36家企业建立完善动态监控管理制度,解决信号漂移、设备老化等技术问题。
“现在遇到车辆轨迹掉线,我们自己就能按流程图逐步排查,整改报告也能规范上传系统。”该运输公司安管员表示。这种“授人以渔”的指导模式,使得企业动态监控处置效率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区普货运输异常线索整改周期缩短至8小时内,异常线索实现当日闭环处置。
刚性执法兜底线 打好“执法+监管”组合拳
在强化服务指导的同时,海曙区对异常线索率高、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亮剑”执法。依托浙运安货运监测平台,对同一企业或同一车辆高频产生异常线索或逾期未整改的,自动生成执法工单并启动立案程序,严格依照《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实施处罚。今年以来累计处置普货异常线索124条,其中98条通过指导服务完成整改,9条转入工单处罚程序,实现研判率、整改率、工单转处罚率三个100%,形成“服务先行、执法兜底”的监管闭环。
“安全监管不能止于罚款,更要帮企业找到病根、开好药方。”海曙区交通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广预约式行政指导服务,通过“普法宣传+技术指导+执法监督”的组合拳,推动形成“企业主动作为、部门精准监管、隐患实时清零”的动态监控新格局,为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通讯员 卢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