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引领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在“精致城区、幸福江北”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4月28日上午,宁波市江北区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会议表彰了2022—2024年度区劳动模范20 位和模范集体10 个。会上,3位劳动模范和1模范集体代表作交流发言。区委书记张国锋出席并讲话。费伟华、邹宇明、李冠杰等区领导出席。
宁波长阳科技尖端材料研究院院长周玉波,在2011年加入长阳科技,数十年如一日,参与见证长阳科技通过1600多次配方和工艺验证,陆续成功开发出20余项新产品,拥有4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光学反射膜强势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缺,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真正的精密,是对每道工序的极致推敲;持续的进步,是对缺陷百万分率的死磕。”在此信念下,周玉波创造了三关工作法:原料源头严控关、工艺动态管控关和成品零瑕疵确保关。
此外,周玉波和团队组建成立了国内首家光电功能膜领域的省级创新中心,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打造国内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联合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柔性显示和固态电池中培育新增量。
“正是江北区这片创业热土培育出的这种奋进精神,让我们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时,总能听见身后传来整支科研军团整齐的脚步声。”周玉波这样说道。
慈城镇维拉小镇的于燕飞是一名扎根基层十余年的社区工作者。2023年,她牵头创建了“WE共享客厅”品牌,以“五社联动”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发动居民力量。
从接受质疑到收获肯定,于燕飞和社工团队将“有事来吐槽”议事平台建在居民家门口,让物业费收缴率提升了20%,业委会换届实现“无缝衔接”,辖区上访率下降45%。
与此同时,于燕飞和社工团队用心解决群众的“急难盼愁”。通过“善居常伴计划”为独居老人加装扶手、协调上门问诊;通过创建宁波首个社区“慈善音乐厅”为特殊人群疗愈及居民文化美育提升助力等。另外,她与团队探索“党建+经济”模式,通过共享空间集约化管理,数字化平台应用,年均节约成本20万元,带动社区服务资金增长15%,并引入慈善资本参与微改造,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她用责任探索“现代社区”建设,让“共享共治”理念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
康赛妮集团技术质量中心原料检验主管薛娟丽,深耕高档毛纺原料检测和技术鉴定25年,不断通过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突破技术瓶颈。
传统的手排长度法耗时长达3小时,检测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难题,薛娟丽和团队反复试验、优化流程,历经无数次失败和调整,最终成功将检测时间缩短至1小时,效率提升3倍,为企业节约大量检验成本,且经手的原料始终保持“零质量投诉”。
面对专业检验人员紧缺的现状,薛娟丽深知技术中“传承赋能”的重要性,因此她始终致力于“传帮带”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因材施教,除了传授专业技术,更注重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薛娟丽带领的实验室已连续两年获评行业“优秀实验室”,3名徒弟也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优秀实验员”等称号。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自己,更属于和我一起在实验室昼夜奋斗的科研伙伴。”“我是一名葡萄的社区工作者,但正是这份平凡的工作,让我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读懂了群众的期盼。”“我深知‘守成者没有未来,奋进者才有希望’,只要我们始终怀揣匠心,坚守初心,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他们这样说。在社区中,在研究室内,在车间里,劳动者们用满怀热情和责任的匠心精神,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充满光芒的乐章。 (周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