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智专委召开智能工厂梯度培育(“AI+制造”)专家园区行启动会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宁波市智专委召开智能工厂梯度培育(“AI+制造”)专家园区行启动会

5月6日,市智专委组织召开智能工厂梯度培育(“AI+制造”)专家园区行系列活动启动会,系统部署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及“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具体工作。会议由市智专委副主任高伟国主持,市智专委主任陈炳荣、市经信局产数处副处长梁庆出席会议。

图片

市智专委技术部部长王梓屹深度解读了《专家进重点乡镇(园区)行之智能工厂梯度培育(“AI+制造”)专题活动方案》的要点,明确了专家服务工作的整体流程与活动目标任务,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申报)专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陈峰华向与会专家作了《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政策解析》的宣贯,强调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申报的具体要求、硬性指标,人工智能专家工作组组长王战分享了《宁波市“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试行)》的编制思路,并汇报了专家工作组下步工作重点目标任务。与会专家围绕更高质量开展园区行活动以及典型场景参考指引的编制发表了各自的建议。

市经信局产数处梁庆副处长介绍了宁波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他表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工程,将会贯穿于宁波市未来几年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要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在政府侧政策引导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支撑作用,借助专家园区行专项活动,帮助企业真正解决数智化改造、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他指出,专家进企把脉问诊重在“服务”,一定要从企业需求出发,做好诊断咨询、政策宣贯,打造好专家服务品牌,让企业理解信任。

图片

陈炳荣主任对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专家工作组以及人工智能专家工作组的工作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要深刻认识专家园区行活动的意义。园区行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务实行动,开展园区行活动,大力推进“AI+制造”、大模型、绿智融合发展是对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积极响应。园区行活动是集中展示专家智慧与风采的重要平台,是助力企业梯度培育与智能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市智专委推动智能制造生态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活动通过“技术对接+案例推广+标准宣贯”的方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在园区(企业)的落地应用,为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他指出,要全面准确把握专家园区行活动的目标要求。一是要把握总体思路。原则上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需求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深刻把握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与战略方向;坚持线上问需与线下问诊同步推进,深刻把握数智化服务与实体场景融合的协同逻辑;坚持集中式服务与窗台话辅导相结合,深刻把握短期攻坚与长效赋能的辩证关系。二是要紧盯目标任务。明确园区行活动根本任务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技术赋能、场景驱动、生态协同”三位一体,将政策红利、专家智慧、企业需求转化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攻坚合力,立足今年,兼顾长远,在今年要推动“AI+制造”行动,力争国家级卓越和领航智能工厂打翻身仗,助力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目标任务;在5-10年内完成和提升“6个一”目标,明确一条技术路线、建立一套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典型场景、破解一些企业难题、提升一批企业质效、共建一个服务生态,助力我市企业跨越升级打造智能工厂,为我市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夯实基础。三是要全面落实重点措施。要将政策学习、调查诊断、跟踪问效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政策学习方面,要原原本本学,吃透政策、精准匹配、融会贯通,处理好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三级关系;要结合实际学,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智能工厂培育重点任务、企业痛难点问题,在实践中深刻把握政策配套措施的应用场景与实施方法;要边学边干,学中干、干中学。组织智能工厂申报标准关键条款精读、申报实战研讨,同时以专家学习带动企业学习。调查诊断方面,要注重诊断广度,全面梳理设备互联、数据贯通、场景应用等关键问题;要注重诊断精度,摸清企业数智化基础,找准智能化堵点、务实梯次培育方案;要注重诊断深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倾听企业需求,定位企业核心难题;要注重诊断转化度,深化“五张清单”,形成《企业智能工厂诊断报告》。跟踪问效方面,要坚持边服务、边反馈、边整改、边提升,让企业感受到诊断及改进、服务见实效。要坚持深化长效管理闭环,推动可复制、可推广专家服务标准流程。

他强调,市智专委要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指示要求,联动市、县(市、区)经信部门和特派员,共同推动专家行活动有序开展,压实责任明确分工,严守纪律务求实效,注重宣传打造品牌。争取将专家行活动打造成为市智专委的“金名片”。

会议还就专家园区行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市智专委综合部、技术部、规划部相关负责人,专家工作组成员参加会议。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