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造后的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岙大里水库宛如碧玉镶嵌山间,清风吹拂,野鸭振翅,漾起层层银波。历经2年攻坚,这座承载半个世纪记忆的"老水利"经现代化改造焕发新生。
岙大里水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长期担负着周边农田灌溉及防洪调蓄重任。2年前,面对水库老化的"老年病",海曙区启动系统提标工程,通过实施坝体加固、坝基防渗、预泄能力提升等工程,在保持水库历史风貌的同时实现功能跃升。
"我们采用机械化非开挖定向钻技术,将施工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海曙区水利局下属鄞江水利管理站工作人员朱威介绍,该技术通过精准控制钻孔精度,在避免大面积开挖破坝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还提升了施工效率,而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加持,则极大提高了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经过系统提标改造,水库总库容由原先的46.06万立方米提升至59.56万立方米,增幅达29.3%,不仅为周边600余亩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还增强了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汛期能够腾出足够的防洪库容,48小时放空,拦蓄上游来水,减轻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在智慧化建设方面,水库采用自动监测技术,通过设置15处坝体位移监测、9处渗流监测和6处观测基点,实现大坝安全的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新建的5套视频监控设备和1套水文监测系统,可实时回传库区水位、雨量等水文数据及周边动态,为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水库库容的扩大增加了水域面积,还为鱼类、鸟类等生物提供了更广阔的栖息和繁衍空间,丰富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通讯员 陈飒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