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库“百校联盟”成立一周年硕果累累
宁波
宁波 > 体育娱乐 > 正文
站内

甬库“百校联盟”成立一周年硕果累累

教育是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一直是宁波对口支援库车的重点。2024年4月,在宁波教育援疆“百千万工程”三年“培英”计划的牵引下,宁波、库车两地教育局联合印发《共建甬库“百校联盟”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以深化东西部校际协作和精准帮扶,构建全学段、全要素、全方位的教育协作网络,推动宁波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促进库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年多以来,宁波65所知名学校与库车55所学校形成结对帮扶关系,甬库“百校联盟”以学科共建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师生互动为纽带,建成“教研共研、资源共享、文化共融”教育共同体,进一步扩大了宁波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了“‘组团式’集中帮扶+‘共享式’全面帮扶”相结合的新模式,甬库高质量教育“共研圈”正在加速“合拢并轨”。

甬库共建学科样板

除学校治理共研、团青组织共建、教学资源共享之外,甬库“百校联盟”创新性地实施了“一校包一科,一科带一校”的“校联科”工作机制,每个宁波学校发挥各自优势,集中力量帮助受援学校打造优秀学科团队,并通过“领雁”效应带动学科建设的整体提升,激活受援地“造血”机能。

宁波市鄞州中学包联库车二中化学学科后,组建化学学科攻坚团队,建立导师“一对一”、“组长带组长”共建机制,围绕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等话题,线上线下开展同步课堂,帮助该校成为化学学科名师孵化基地,成功申报地区级工作室,培养天山英才工作室主持人1人。

宁波联合实验中学与库车市比西巴格乡中学共建数学学科,定期开展云端集体备课和同课异构活动,宁波教师线上指导优化教学设计,联合举办“数学文化周”、趣味解题竞赛、数学史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成绩显著提升。

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与库车市第十三小学将“读游经典”作为语文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将本校特色做法引入库车,指导受援学校开发“诗教”特色课程,组织开展“读游”库车研学实践活动,创新古诗文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作品阅读量共计超过11000次。

鄞州区中河街道春江花城幼儿园包联库车市应麟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主题项目,开展专题讲座、优质课观摩、案例研讨等线上共研20余次,形成《游戏观察记录表优化策略》等教研成果12篇,将宁波先进教育经验推广到全市12所幼儿园。

协同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

甬库“百校联盟”教育共同体建成以后,两地学校通过柔性指导、干部跟岗、拜师结对、共研课题、设立乡村名师工作驿站等方式,培养受援学校的管理人才和师资队伍,提升其办学水平。

宁波达敏学校与库车市启智学校围绕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等难点问题互派教师,一学年选派12名教师开展为期一月的帮扶活动。宁波柔性援疆专家在课堂教学、活动策划、教师教科研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库车学员在宁波达敏学校、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拜师跟岗,将先进教育理念带回库车。

库车市乌尊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段旭鹤是库车市首届教育系统中青班学员,2024年赴联盟校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跟岗一个月后,将学校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回库车,提升校园信息传递的精准度与执行力。两校还常态化组织管理经验分享、线上弹幕交流及专题研讨会,促进两地校园管理思路的碰撞。

库车市慈孝书院以“百校联盟”为基础,跨区域实施“青蓝工程”,联系海曙区储能学校骨干教师与本校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线上听评课、定期组织教师互访、开展教学观摩和学术研讨等方式,帮助该校青年教师斩获国家级研赛奖项2项、自治区级6项。

师生携手共同成长

一年多以来,甬库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线上、线下交流频繁,通过书信往来、线下互访、共度佳节等活动,共同学习、相互鼓励,书写了两地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画卷。

镇海区仁爱中学与库车市第三中学开展班级结对活动,两校初二(5)班共同制定了“每周学习挑战计划”,围绕英语单词打卡、数学难题共解等开展小组竞赛。此外,双方通过书信往来、线上交流等形式,累计交换信件1200封,形成了“一班一特色”文化交流模式。

宁波市镇海区实验小学与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中心小学线下互访已成惯例。2024年“六一”儿童节,镇海区实验小学教师学生50余人前往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中心小学,与当地学生互赠礼物,一起表演家乡才艺,参加踢足球、打篮球等体育活动,共同度过节日。库车市慈孝书院安排宁波学生进入学校和“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分享学习经验,领略各自家乡民俗,构筑了别样的“同窗情”。同样的故事还在鄞州第二实验小学和库车市第十小学等10余所学校发生。

甬库“百校联盟”成效显著

甬库“百校联盟”启动后,两地学校开展线上教研活动300余次、线下师生互访1000余人次,共享名师课堂、微课视频等优质资源2000余份,覆盖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及党建、德育、科创等特色领域,形成“线上每周有研讨、线下每月有互访”常态交流机制。此外,结对学校依托甬库教育“共享中心”,为库车捐赠图书、实验器材、办公设备等物资共计363.2万元。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两地学科共建的作用下,2024年库车市评选首批“领先”学科团队31个,地区级以上工作室9个,成果展示汇报活动48场,农村学校教研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库车市中考蝉联阿克苏地区第一位,其中乡镇学校提高45分,高考本科上线率连年攀高。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突出。结对学校之间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跨校拜师结对332对,共同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32个,指导库车教师在市级以上竞赛180余项,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当地薄弱领域和村级学校的师资专业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从“书信手拉手”到“研学面对面”,从“云端共唱国歌”到“线下共庆佳节”,一年来结对学校学生互寄书信达36000余封,开展科技、人文、体育互访活动120余次,两地“石榴籽”在文化互动中深化“五个认同”,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杨勇表示,甬库“百校联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未来将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化“共享式”援疆模式,加强“联校网教”硬件建设和技术培训,完善“校联科”工作机制和高质量互访的保障机制,让两地学校师生的心走得更近、贴得更紧。

(来源:甬库情 通讯员 廖业强)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