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制造” ,宁波联通交出新答卷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人工智能+制造” ,宁波联通交出新答卷

5月14日,宁波市“人工智能+制造”现场会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进会在慈溪召开。会议期间,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等参会代表实地考察由宁波联通打造的瑞卡电器5G全连接工厂和兴瑞电子智慧园区。调研组对宁波联通在"5G+工业互联网"深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领域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宁波联通作为助力“宁波智造”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持续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算等业务,积极赋能宁波“人工智能+制造”迈入发展“快车道”。

微信图片_20250515124920.jpg

走向“人工智能+”,这场现场会透露宁波怎样的雄心

全面部署“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催化孕育未来产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月14日,在全市“人工智能+制造”现场会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进会上,宁波数智化转型落下面向未来的重要一子。

锚定“人工智能+”,宁波将力争在三年内,在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引领全国的“人工智能+”示范样板,助力宁波成为全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

23B24E3887C27617E705561036B674E0.jpg

自动化、智能化车间。(企业供图)

不断提级的“智造”理念

回溯过往,这并不是宁波围绕智能制造做出的第一次改变。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宁波,早在2016年,便提出了“机器换人—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点线面”模式。

该模式不仅夯实了智能制造的硬件基础,树立了企业家的“智造”意识,而且迅速出圈,被工信部列为全国推广的智能制造八大“典型经验”之一。

2019年,宁波开始探索“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融合试点模式,借助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融合,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2021年,宁波“智造”再次迭代升级。“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集成引领模式,树立了一批智能制造典型代表。

2023年,宁波数智化转型继续扩面。“1+1+N+X”以“一县一业一案”为重点,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助力宁波于去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87AED8EDA4D8EE749AFB8DCCA9847FCB.jpg

自动化、智能化车间。(企业供图)

“四次关于智能制造的迭代升级,让宁波收获满满。”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的宁波不仅是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首批国家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也是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城市试点。

宁波还拥有5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8个工厂列入工信部《5G工厂名录》,12个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以及9家省级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试点的推进以及“智造模范”的带动引领,让宁波企业仓储、排单、生产、运输等环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显示,宁波5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39.6%,企业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了24.9%,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了36.6%。

WechatIMG222.jpg

整装待发的AGV。(殷聪摄)

人工智能成为新“秀场”

如今,新的迭代变成了“人工智能+制造”。

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AGV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忙碌的生产线上,焊接机器人高效精准地对钢板进行焊接,智能管理平台大屏上,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一目了然……各类数智化应用的推进,让企业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宁波瑞卡电器有限公司内,人工智能已成为22个业务员的标配。一旦有国外客户提出需求,业务员便会根据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小满”,整理客户提出的要点,精准回答客户相应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升业务员的效率。”瑞卡电器数字化负责人高春来说,相比以前培养一名成熟的业务员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人工智能的应用,让业务员的培养时间大大缩短。即使是刚入手的新员工,也能轻易上手,培养时间至少可以快一年。目前,瑞卡电器80%的客户邮件已交由“小满”进行梳理。

WechatIMG203.jpg

正在搬运货物的AGV。(殷聪摄)

在生产环节,瑞卡电器的AGV也已融入“人工智能+”。2000平方米的立体仓库内,原先4名仓管员的工作已全部交由4辆智能AGV完成。

只要2楼、3楼的工人在手机上点击入库按钮,聪明的AGV便会乘坐电梯,来到包装车间,将托盘上的成品,运送至最为合适的仓位。

“别看这个立体仓只有2000平方米,但这里可以容纳14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高春来说,以前仓位的信息需要仓管员手工记录。需要出货时,仓管员不仅需要仔细核对仓位的信息,也要核对货品,整个流转速度较慢。

仓管员每天处理3至4个集装箱的货物,已忙得不可开交。而现在他们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即使不在现场,也能通过手机指挥AGV进行工作,每天的处理能力超过10个集装箱。

呼唤更多“人工智能+”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爆发式的增长期,大模型、工业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加速落地,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也为制造业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生产线上的精准质检到供应链的全局优化,从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到产品设计的独特创意……通过数据驱动和自主学习能力,人工智能不断重构传统制造模式,推进“人工智能+制造”已不再是“将来时”,而是一道摆在眼前的“必答题”。

“此次会议的举行,就是号召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宁波市推进“人工智能+”,全面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加紧制定中。

1DB5EE71B9C950331FD4D403D204D499.jpg

自动化、智能化车间。(企业供图)

按照计划,宁波不仅要引导企业加快落地“人工智能+”应用,还要通过应用的推进,进一步带动人工智能关联产业发展,加快工业数据利用,并通过应用以点带面,放大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作用。

比如,宁波将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为突破口,探索工业数据、工业模型、智能算力等要素突破,拉动人工智能关联产业的创新发展。

宁波还将通过建立“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将智能工厂作为全面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通过加快构建工业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据的高水平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

通过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工智能+制造”的需求共提、技术共研、资源共用、成果共享。

……

见行动,走在前。宁波即将开启一场围绕人工智能的数智化转型新征程。

(来源:宁波联通)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