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银行,服务都非常好,而且在产业链方面多方赋能,所以在中国做企业是非常幸福的”,位于宁波江北的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蓝野医疗)创始人徐步光如是说,“尤其是农业银行,不但持续性给我们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包括信息化系统,如银企直联、智慧场景等对接,而且免费!”徐步光连续用“惊讶、吃惊”等词汇来表达。
“就像做媒人,还要包生儿子,农行的服务真正超出我们的预期”,徐步光笑称。
成立于2000年的蓝野医疗,从生产口腔医疗配件开始起步,凭借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每隔4-5年,就对口腔医疗设备主业进行一轮迭代创新。从配件、整机生产,到产业链整合、产业园区打造,再到现在核心产品的数字化转型,穿越经济周期,持续高速发展,蓝野医疗的产品几乎囊括了口腔医疗需要的所有设备和器械,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稳居行业前列。
“在今年的出口贸易形势下,公司1至4月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50%,”,徐步光称,“得益于市场多元化布局,今年公司海外出口业务实现逆势上涨。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行的“一路相伴”。徐步光介绍,创业之初,公司位于老城区的一个小房间里,农行没有“嫌贫爱富”,给公司开立了账户。这些年,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行提供不同特色的金融产品予以匹配。“2012年我们开办了科技园区,园区也集聚了40多家国内外企业”,徐步光说,“不少初创企业,科技含量高,但缺乏资产抵押,农行根据企业的知识产权、产业链上下游等情况综合考量后予以贷款,帮助企业走好了‘第一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蓝野医疗已步入成熟期,对于这一类企业,农行更是“放在心上”。农行宁波江北分行副行长李玲介绍,通过打破传统信贷模式壁垒,银行从“成果能转化、创新能持续、经营能稳定、企业能认证、股东能依靠、产业能发展、外部能融资”七大维度开展评分评价,将企业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软实力”转化为授信“硬指标”。“原来要写20多页纸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现在通过我们宁波市分行研发的评分体系,只需要几张纸就可以了”,李玲说。据悉,截至目前,农行对蓝野医疗的授信总额达到1.25亿元,企业用信总额3550万元。“这对我们帮助很大”,徐步光说:“就在公司对面,我们投入2亿元建设的新工程明年就要投产,有望每年为公司带来3至4亿元的销售收入。”
为帮助蓝野医疗提升管理效率,农行可谓“格外操心”。听说园区要“智慧升级”,农行宁波江北分行整合数字化资源,帮助园区打造智慧门禁、考勤、食堂等场景,让数字金融服务在促进产业园区建设中“大放异彩”,受到蓝野医疗管理层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银行还给我们理财”,徐步光说,“蓝野控股了产业园区的不少企业,每家企业的资金丰缺程度不同,配置效率不高,农行帮助企业整体打通,实现资金的增值收益”。
“银行很主动,”徐步光补充道,“我们在区政府10点钟刚刚开好立项会,10点半银行的电话就打来了,问是否需要资金。”农行的这种主动服务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让徐步光感动的地方。
“未来20年,是口腔数字化设备的20年”,当前,蓝野医疗通过口腔X光机、影像板扫描仪“让医生看见”和通过口腔数字印模仪“让医生看清”的目标已经实现;从现在开始,将全面开展全链口腔数字化产品的新征程,通过AI技术的充分植入和使用,“让医生看懂”,“我们的目标,是做‘牙科里的DeepSeek’”,这是徐步光的心愿。
“我们愿意跟着蓝野医疗一路前行,这也是我们的荣幸”,李玲说。
部分图片农行宁波市分行提供
(凤凰网宁波 赖刚 方欢燕 詹天宇 通讯员 陈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