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涵养 久久为功!宁波奉化持续开展“家园日”活动 打造文明实践岳林样板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站内

文明涵养 久久为功!宁波奉化持续开展“家园日”活动 打造文明实践岳林样板

“明天要去喝喜酒,正好麻烦你给我剪个精神点的发型”……5月28日上午,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东升社区的小湖桥广场上,便民理发师王葵葵阿姨的摊位前已经围满了居民,适逢“家园日”,她早早就赶来为大家免费理发。同一时刻,这样的场景,正在奉化区岳林街道36个村社同步上演,每月的“家园日”活动,已成为该街道全体居民共同的生活节律。

文明涵养 久久为功!宁波奉化持续开展“家园日”活动 打造文明实践岳林样板

自奉化区“我们的家园”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岳林街道持续深化“文明赋能治理”工作模式,创新打造“家园日”工作体系,建立“3+X”家园日活动模式,设立“基础三日”,每月15日、28日常态化开展“家园日”环境清扫、21日开展“有害换有爱”垃圾分类活动,切实提升辖区文明新风尚。

文明涵养 久久为功!宁波奉化持续开展“家园日”活动 打造文明实践岳林样板

“现在每个月就盼着这几天,就像等着领退休金一样。我们凑在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让居住环境变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岳林街道金钟社区68岁的孙阿姨一边擦拭宣传栏一边打趣道。这种转变来之不易。四年前首次组织清扫活动时,社区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动员。如今,在活动前一周,社区微信群里就开始有人自发报名了。

文明涵养 久久为功!宁波奉化持续开展“家园日”活动 打造文明实践岳林样板

近年来,奉化区岳林街道将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环境改善—文明浸润—价值升华”文明实践新路径,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文明共同体。除了“基础三日”,岳林街道也鼓励各社区自主开展特色项目,新民社区的“小房间办大事”、桃源社区的的“小巷管家”、迎恩社区的“融文化”等14个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特色文明实践矩阵。

当文明创建真正成为居民自己的事,治理效能就会呈几何级增长。在岳林街道迎恩社区居住多年的蒋阿姨感触颇深:“过去楼道堆物屡禁不止,现在居民自发组织‘美丽楼道’评比,杂物间变成了共享书屋”;童桥村70岁老党员李和娣带领村民清理田间垃圾,拒绝任何补贴:“给钱就变味了,我们图的是家更美。”;“看到村里变干净,心里就踏实,”企业职工张叶飞自愿多加几个小时班,也从不耽误“家园日”志愿服务......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岳林街道用六年的探索证明,文明实践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每月之约。

磨刀匠的摊位前排着长队,“蓝精灵”宣讲团用快板解读政策,文化广场上旗袍队排练新舞......这种集合环境整治、理论宣讲、便民服务、文化浸润四位一体运行机制,构成了岳林街道独特的“家园日+”品牌。据了解,岳林街道通过组织品牌宣讲专场、创设公益互助市集、开展睦邻文化活动、定制精准服务清单等,全场景、全要素的服务生态圈,让文明创建从“单打独斗”升级为“集团作战”。

“下一步,我们将让文明成为居民的精神基因。”奉化区岳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文明长跑中,我们希望让每个居民都成为家园的诗人,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城市史诗。”

(通讯员 王巧丽 刘佳文 景士杰)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