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江水,连接东海潮与大别山;一条共富路,写下开放城市与革命老区的协作篇章。
宁波对口合作黄冈工作队践行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 的殷切嘱托,积极创新举措,在城市有机更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找到对口合作契机,精准发力,取得初步实效。
从江心洲的“城市田园”到牛车河畔的“共富工坊”,从月季花海的“赏花经济”到乡村直播间的一句句“上链接”,甬黄合作的每一幅画面,都是共同富裕实践的生动注脚。
(碧波荡漾的遗爱湖公园)
“漂流书屋”“都市田园”—让城市更迷人
遗爱湖得名于苏东坡为纪念黄州太守徐君猷所写的《遗爱亭记》,20世纪90年代黄州将东湖、西湖、菱角湖合并命名为遗爱湖,以弘扬东坡文化。遗爱湖公园不仅是黄冈城市中心的生态地标、文化地标,也是市民们日常休闲最喜爱的景区之一。
宁波与黄冈对口合作以来,借鉴宁波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经验,宁波黄冈工作队干部积极为黄冈“城市文化客厅”遗爱湖片区品质提升献计献策,推动宁波东钱湖、月湖与黄冈遗爱湖开发建设经验互鉴交流,以提升休闲步道,丰富滨水体验业态。
慈溪市文旅局挂职干部励孟挺说,计划把宁波“漂流书屋”的概念带到黄冈,在市区人流密集的地方建立甬黄合作的“漂流书屋”,为市民搭建一个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落脚点,通过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创新模式,在黄冈的文化土地上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黄冈城区航拍图)
此外,在近日举行的两地新型城镇化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宁波还将“修旧如旧”的微改造模式和盘托出,通过管线改造、停车位增建、公共空间重塑,实现老旧小区“逆生长”。两地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还计划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互访交流,筹集设计、资金等资源共同打造黄冈“最美上学路”“24小时不关门城市共享书房”等若干“小切口、大民生”工程,不断提升黄冈城市温度和靓度。
(叶路洲城市生态园“五一”期间游客纷至)
在长江流经黄州区堵城镇形成的江心洲——叶路洲上,正在加快打造甬黄农文旅合作的样板——城市生态园。该园区运用智慧农业技术,并引入慈溪杨梅、象山大白鹅等宁波特色果树、家禽,打造城区内的“都市田园”,吸引甬黄两地游客在这里体验家庭农场、田园农活。“五一”期间,叶路洲城市生态园日均游客超3000人。
月季花海—绽开村民“幸福花”
在刚过去的“五一”节小长假,黄州区陈策楼镇范家岗村的千亩“月季花海”景区内人潮涌动,一场以“项目助力兴乡村,与花相约启新程”为主题的第五届月季花节在这里火热启幕。
“今天的游客量有望突破万人,我们现在的接待能力服务这么多游客完全没有问题!”范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祁朋开心地说,这个项目不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来增加收入,还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益,非常欢迎浙江特别是宁波的游客能来这里游玩!
(范家岗“月季花海”“五一”赏花游人多)
据了解,范家岗村“月季花海”项目是宁波市江北区与黄冈市黄州区共同打造的首个“红绿融合”生态产业合作项目,江北区出资助力范家岗村“月季花海”扩大了种植规模,增添了休息、餐饮区。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越来越多黄冈及周边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月季花海”累计接待各地游客10余万人次,为村集体创造经济收益37万元。
牛车河水库—农旅风光更“牛”
比起“月季花海”,这个“五一节”小长假,团风县牛车河水库的游客量也是不遑多让。
赶在“五一节”,牛车河文旅展示中心崭新亮相,前来就餐、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座兼具荆楚风情与江南韵味的建筑,是宁波“共富工坊”模式在黄冈的生动实践,将带动整个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
“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自然条件,才决定与家乡宁波共同投资运营这个文旅展示中心项目,现在公司已招收了200多名本地员工。”湖北团茗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大动说,公司的茶叶加工后也有了销售平台。
(山青水秀的牛车河水库一景)
牛车河水库,面积0.523万亩,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涉及当地9个村子。在道路环境提升后,宁波象山县出资助力当地转型发展乡村旅游业。2024年9月,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全国20条“最美自驾精品路线”入围名单中,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成为湖北唯一入选路线。
甬黄合作资金投入不仅建成文旅地标,更撬动了社会资本跟进开发月亮湾露营基地、东岳花海等项目,同时,完成了牛车河库岸整治 3.63万平方米、新建三处浮船码头并购置两艘游船,新建露营基地 2.8万平方米,以及生态停车位、瞭望塔、登山步道、旅游公厕、乡村路网改造、文化广场改造、标识标牌系统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
(月亮湾露营基地夜间活动热闹)
“牛车河流域接待游客量从不到1万人次到10万人次、30 万人次、50 万人次,实现了‘三级跳’。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 70 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1.7 亿元。实现了修建了一条路、治理了一条河、串起了一片景、带动了一批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的目标。 ”团风县城投集团董事、副总经理靖长华表示。
种下丝瓜络—种下村民“致富梦”
近日,在蕲春县管窑镇楼岗村丝瓜络种植基地,9万棵青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抢抓时节浇水施肥。“从种植到销售,宁波技术员全程指导,产品不愁销。预计每亩可增收1000元,带动50户村民年均增收1.4万元。”楼岗村党支部书记王涛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
(楼岗村丝瓜络种植基地农户正在除草)
(楼岗村瓜络种植基地瓜苗长势良好)
说起“丝瓜络”,王涛讲起背后的故事总是滔滔不绝。2024年7月,慈溪市发改局、农业农村局等干部来到管窑镇,当看到村里在应对整治撂荒土地遇到难题时,推荐了丝瓜络种植产业。
“今年2月,我们专门到宁波市慈溪市山海协作的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的万亩丝瓜络产业基地考察学习,并根据楼岗村的土质和气候等情况,决定引进宁波优质丝瓜络品种,并‘克隆’了‘村委会+市场主体+农户’的模式运营该项目。现在300亩9万颗青苗长势良好,相信经过我们的精心呵护,预计年产值能突破140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增至60万元。”王涛充满信心地说,今年如果试种成功,还将扩大种植规模,联合周边几个村流转撂荒地2000亩以上,同时引进市场主体来村里投资兴办加工厂,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乡间直播间—“播来”流量经济
金墩村位于英山县红山镇的西北部,由原许家河村、金家墩村、张家坊村合并而来,合并前的“许金张”一度是全镇贫困落后片区的代名词,其中有两个村还是重点贫困村。
(网络达人王维正在乡间直播带货)
为了发展村级产业,2023年该村招引能人王维返乡创业,村委会腾出部分办公楼做直播间。宁波海曙区给予资金支持,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厂房车间,用作手工艾条加工以及电商仓库。
“通过一年多的发展,这位网络达人的直播间已经实现年销售额2亿元,带动农户就近就业50余人,月均增收4500元。”金墩村支部书记段金魁开心地说,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支持这位达人,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截至今年一季度,甬黄合作已带动黄冈20个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
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战略性工程。宁波与黄冈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携手推进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
(凤凰网宁波 朱军备 梅 飞 金佳阳 李德龙 程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