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宁波分行温馨提示:防范非法金融广告,守护“钱袋子”
宁波
宁波 > 金融理财 > 正文
站内

民生银行宁波分行温馨提示:防范非法金融广告,守护“钱袋子”

近年来,各类非法金融广告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弹窗网页乃至线下场景。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以“高收益”“零风险”“无征信秒过”等诱人话术为饵,对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非法金融广告一般存在五大特征:一是无资质经营,未展示金融业务许可证或备案编号,主体身份不明;二是虚假承诺,宣称“保本保息”“收益远超市场水平”,如承诺回报率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数倍以上。三是虚构数据,引用来源不明的“权威统计”“成功案例”或伪造用户评价。四是风险误导,刻意淡化风险,使用“零风险”“100%本息保障”等绝对化表述。五是滥用权威背书,假冒监管机构、学术单位或行业协会名义进行虚假增信。

针对日益隐蔽的金融骗局,民生银行宁波分行建议金融消费者“三步走”判断非法金融广告陷阱:

第一步:资质核验是前提

在接触任何金融产品前,务必核实机构资质,警惕无证经营平台。正规金融机构均具备可公开查询的金融许可证。

第二步:警惕“高收益”话术陷阱

牢记“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的铁律。对承诺回报率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率、银行理财等稳健型产品的广告,需保持高度警惕。任何宣称“零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均涉嫌欺诈。

第三步:穿透表象看实质

一是细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费用结构、提前终止条款及风险提示,警惕模糊表述。二是核实数据来源,对广告中的“权威数据”“用户案例”要求提供官方出处。三是警惕私人转账,凡要求向个人账户或第三方平台转账购买的“金融产品”,应立即终止交易。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