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名单公布,宁波3个入选!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站内

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名单公布,宁波3个入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公布2025非遗传播创新案例征集名单共52个,其中,浙江共有14个案例入选,获奖案例总数位列全国第一。

图片

探索“曲艺+美食”非遗融合传播新路径——宁波市非遗传播活动创新案例

宁波曲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下辖地区都拥有各自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和美食类传统技艺项目,对应各个区(县、市),提炼当地曲艺说唱传播当地特色美食,让曲艺传承传播搭乘美食热销快车;让消费者品尝宁波美食时听到宁波乡音乡情,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共创共宣的发展新路径。

宁波曲艺和非遗技艺的融合,不仅为宁波曲艺提供了更广阔的展演展示平台,倒逼曲艺创作向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向进步,同时促进非遗技艺朝着群众化、市场化发展。

杏苗新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诊疗法(董氏儿科医术)进校园传承行动

董氏儿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浙派、海派中医儿科的主要流派。案例打造“非遗展厅”与“移动非遗小屋”等传统医药传承平台,使传统医药 “活”起来;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宁波各中小学达成合作,通过线下授课、线上科普和非遗研学等形式,多渠道为学生传播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普知识。

图片

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课本里的知识“活”起来,更好展示传统医药技艺,与当下新媒体相结合,产生互联网+的新形式,打破校园围墙的“束缚”,扩大文化传播范围。

“古籍与小小修复师”非遗教学项目

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古籍修复这一古老技艺,推进古籍修复技艺与青少年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天一阁博物院开展了“古籍与小小修复师”校园非遗教学项目,以唤起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保护意识,在“知行合一”中树立文化自信,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图片

该项目将理论知识、实践体验与参观研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常态化、系统化教学体系,让古籍修复技艺成为学生可学习、可体验、可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实现非遗从“进校园”到“在校园”的拓展创新。

来源:浙江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