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校的艺术专业力量注入地方美育教育。6月20日 ,“潮涌东方•艺润港城”——宁波市北仑区教育集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师生美育作品公益展在百年学府浙江大学隆重举办。
一场跨越杭甬两地的美育盛事璀璨绽放,参展师生以笔墨丹青诠释时代精神,用精品力作搭建起校地美育对话的桥梁。
“这次我的作品能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进行展览,感到非常荣幸!我以前在河北生活,后来随父母来到北仑,进入春晓实验学校后了解戴家妙、苏国伟大师的工作室,体验篆刻、点墨丹青,我发现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在学习、生活里,美育让我在第二故乡扎了根。”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教育集团7年级的学生魏凡轩自豪地说。
本次展览是北仑区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携手深耕美育沃土的重要成果。浙大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艺术情怀,为北仑美育注入了澎湃的学术活力和创新基因;北仑港城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也为高校艺术实践提供了生动的现实课堂。
开幕式上,北仑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胡军表示,近年来,北仑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深化“一校多品”艺术特色建设,打造书法、篆刻、漆艺、连环画等地域美育品牌,推动高校资源下沉,共建美育新质实践基地,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艺术教育,共筑“高校引领、文联牵线、全域共享”的新质美育生态圈,共研传统文化和港城精神的当代表达新路径,培育“心中有美、眼中有光、笔下有情”的新时代港城文艺人才。
本次展览,是一次校地携手、共育美魂的生动实践。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陈虹表示,此次活动是践行大学“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的具体行动。她阐述了高校的使命,要给予精准支持,赋能地方美育发展,激发师生艺术潜能,努力构建起“高校—中小学”美育共同体,让美育的种子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
作为贺友直母校的美育“点灯人”,贾智钧老师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讲述了带领孩子们用连环画记录老街晨昏,用非遗农民画描绘滨海新城的生动实践,期望通过课堂能让贺老'画生活'的笔绽放在新一代的笔尖。
本次展出精心遴选共展出80余件精品佳作,堪称一场视觉盛宴,主要来自北仑区春晓教育集团、友直教育集团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的师生,涵盖大中小学生跨学段创作,艺术形式涵盖书法、篆刻、国画、石艺、掐丝珐琅、扎染、屏风画、农民画、连环画、蓝晒画等。
展览还获得了来自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的众多书画界名家鼎力相助,他们精心创作的题词作品,与师生们饱含心意的作品一同陈列展出,相映成趣。据悉,展览期间还将开展多种艺术活动,持续深化“杭甬”美育交流合作。
当孩子的作品与大师的书画并肩“对话”时,北仑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海达表示:“这次展览意义深远,也是北仑美育“借船出海”的良机,我们将以校地共育为引擎,借力高校资源做好进一步开源,继续把传统文化、港城文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美育教材,唱好杭甬两地美育‘双城记’。”
现场,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薛平,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华莅临指导。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池长庆教授,美术系副主任林如教授,中国美院书法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贺维豪教授、中国美院书法学院戴家妙教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漆艺系主任苏国伟教授等知名艺术家学者齐聚一堂。中国连环画泰斗贺友直之女贺小珠女士、女婿张天海先生,贺友直美育研究院导师骆建钧,北仑区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鸣等共同出席,见证这一美育盛事启幕。
2025年6月20日-6月27日展览期间,浙大西溪美术馆对公众开放,诚邀各界人士前往观赏,共赴这场美的盛宴。
(凤凰网宁波金佳阳 通讯员 陈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