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 | 首届金阳“蓝鹰”即将在镇海“离巢”起飞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站内

东西部协作 | 首届金阳“蓝鹰”即将在镇海“离巢”起飞

弧光闪烁,火花四溅。6月23日下午,在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性培训中心东鼎工匠学院内,来自凉山州金阳县的彝族小伙苦孝华,戴着面罩,正专注地进行着不锈钢氩弧焊操作。“学得刻苦,悟性不错,练得又勤快,下班了还在练,已经熟练掌握焊工上岗技能了,小伙子确实很出色!”公司负责焊接培训考试的高级技师徐伟雄如此评价道。

图为苦孝华正在进行不锈钢氩弧焊操作。

苦孝华是镇海区技工学校首届“石化建安金阳班”的学生,6月底毕业,7月份即将签订劳动合同,正式入职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苦孝华一样的还有其他10名同班同学,他们是镇海金阳东西部协作职业教育培训“蓝鹰工程”孵化的第一批“雏鹰”,即将“离巢”起飞。

“蓝鹰工程”项目于2022年启动,由镇海区技工学校、金阳县教体科局和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方携手合作,创建了“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创新模式。该项目面向金阳县初中毕业生招生,学生在镇海区技工学校“石化建安金阳班”就读,学费生活费全免,完成三年的学业和实习后,经考评合格,便能无缝衔接,进入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图为苦孝华(左)和黑吃古(右)交流实习经验。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彼时,提到镇海,18岁的苦孝华只知道家乡德溪镇有个农贸市场是镇海援建的,其余并无概念。但当得知有这么个机会去镇海学习时,苦孝华没怎么纠结就报名了:“我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比他小一岁的黑吃古,也抱着“想改变命运,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一同坐上了飞往东海之滨的飞机。首批23名“蓝鹰工程”学子就这样跨越2000公里,从金阳奔赴镇海,在镇海区技工学校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篇章。

图为黑吃古练习操作中。

“蓝鹰工程”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一年。“我们为学生规划了‘立德强技成才’这一培养体系。”镇海区技工学校教师、第一届金阳班班主任徐浩介绍说,第一步,先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为他们进入企业实习打好基础;第三步,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争取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

考虑到金阳学子普遍爱吃辣的口味,学校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他们喜好的菜色。到了彝族新年,学校和企业还组织特色活动,让大家一同庆祝,在欢乐的氛围中缓解思乡之愁。在课余时间,学校还多次组织学生们到宁波及周边参观游览,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本地的学习生活。

其间,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无法适应或者家庭因素等选择退出。最终,11名学子褪去了青涩懵懂,习得一技之长,即将凭借手中的毕业证换取踏入职场的“入场券”。

微信图片_20250625120451.jpg

图为徐伟雄(右)在培训现场指导苦孝华(左)。

如今的苦孝华凭借优异的表现,在镇海获得学校教师和企业带教师父的认可,在金阳更是成了学弟学妹口口相传的“传奇人物”。在企业实习期间,苦孝华为了向心目中的榜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丽锋靠近,主动提出要从钳工转岗到焊工,从0基础开始学起,培训不到三个月就练就了一套基本功。

这几天,苦孝华正在认真准备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证件的考试,争取早日持证上岗。“稳定下来,在这里把技术学得更好。”苦孝华说。主攻管铆工工种的黑吃古,也在努力考初级工证。“来到这边之后成长很快,变得越来越成熟,又学到了很多技能,毕业后打算跟着师父好好干,目标是先做到副班长!”黑吃古说。

据悉,镇海区技工学校新一轮的招生工作已经在金阳启动,有了第一批的成功经验,此次招生规模有所扩大,预计招收40名学生。课程设置也将根据企业反馈做调整,让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金施施 袁力波 王梦阳)

来源:镇灵通客户端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