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站内

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盛夏绿意浓,红心映雪窦。6月27日下午,依托宁波奉化溪口镇“雪窦乡履”党建联建平台,由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建设管委会、溪口镇人民政府、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宁波川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可持续发展专委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奉化区溪口镇应梦里举行。作为“雪窦乡履”党建联建品牌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党建红+非遗艺+共富链”模式,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标志着政校企三方协同迈出“党建红”带动“共同富”的实质性步伐。

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党建联建再深化,共富工坊启新篇

仪式上,奉化区委常委、溪口镇党委书记张义廉,宁波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顾耀东分别致辞。张义廉代表溪口镇向出席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共富工坊建设一方面能让更多乡亲们、居民们享受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也需要艺术熏陶和生活美学的点缀,这次借助艺术家、学校及本地居民的特长与资源,让拼布艺术在溪口有机结合雪窦山特色文化,创造新产品、新形态,融入地方特色、溢出艺术味道,必将让共富事业更生动,参与者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顾耀东在致辞中表示,工坊是深化党建联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依托中法联合学院“双融双促”特色经验,将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集“文化传承、产业培育、人才集聚”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为工坊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溪口镇党委与宁波大学中法联合学院党委现场签署党建联建协议,双方将通过理论共研、人才共育、发展共促等方式,打造具有溪口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艺术赋能焕新生,非遗传承展风采

活动现场揭牌了由宁波大学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后李一,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宁波大学设计专业硕导胡瑾分别领衔的“李一工作室”和“胡瑾工作室”,并邀请红帮裁缝国家级非遗技术传人王小方,龙凤戏服绣袍非遗传承人汤亚波、奉化纺织服装工程学会会长吕森丰等艺术家、非遗传人、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共同参与,旨在为工坊注入专业力量,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意与运营支持。

揭牌仪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布艺作品秀惊艳亮相。由溪口妈妈艺术团、宁波大学学生代表联袂演绎的《雪窦绿野》《应梦潮生》《欢喜布语》三大系列作品,在雪窦山自然风光、应梦里文化元素等溪口特色文化中融入拼布艺术,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融合。

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青年入乡强根基,党团结对添动能

宁波大学团委向溪口镇授予“青年入乡社会实践基地”,以“青年+乡亲”的共创、共学、共享模式,为青年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搭建桥梁。宁波大学青年博士、教授与大学生设计师将深度参与工坊运营实践,联合川水文化海内外设计师,与社区阿姨、拼布爱好者共同探索集设计、营销、生产于一体的全链条运营机制。

宁波大学团委书记周星宇表示:“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与乡土智慧的结合,既能激活非遗生命力,又能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希望更多宁大师生走进乡村、爱上乡村、服务乡村,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未来,工坊将围绕“文化传承、产业振兴、校地合作、青年入乡”四大目标持续发力,打造共富示范新标杆。

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活动尾声,百余名嘉宾参观工坊展陈,体验布艺制作流程。据悉,工坊首批产品将结合溪口旅游资源推向市场,探索“非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红色引擎驱动政校企合作 “雪窦乡履”绣出共富新画卷——“母亲的艺术”布艺共富工坊揭牌仪式在宁波奉化圆满举行

从一针一线的“母亲的艺术”,到党建联建的“共富工坊”,“雪窦乡履”正以红色纽带串联起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未来,溪口镇将进一步发挥“雪窦乡履”党建联建品牌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深化“党建红”引领“共同富”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展现更多“溪口案例”。

(通讯员 周子翰 景士杰)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