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这片有海风、有温情的热土上,架起咸祥与世界的桥梁,是我们这些老师的荣幸!”7月10日,以“智汇蓝湾 咸新共力”为主题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与咸祥镇联络联谊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这场跨越高校与小镇的奇妙缘分,始于2023年12月“宁诺—咸祥 校地联络站”的揭牌。此后,鄞州区委统战部全程指导、持续协调,带领校地双方精准探索“高校助力 统战赋能”的共赢路径,在低空经济、文化传承、国际传播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今日的主题活动,正是这段合作故事的最新篇章。
诺丁汉团队深度调研咸祥低空产业
当天,近20位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理工专家学者和专业学生齐聚蓝湾小镇咸祥,围绕“微更新、向空天、低空行、文化季、深合作”五个板块展开研讨,高校大咖与咸祥一线建设者的相聚共话,既让鄞州区委统战部和咸祥镇精心培育下的“咸新共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品牌在实践中模式愈发清晰,更为蓝湾小镇的未来注入澎湃的专业动能。
咸祥镇航拍图
活动伊始,嘉宾们走进咸祥镇史馆,短短15分钟,从古老的渔棉文化到现代的城镇发展,从航拍的蓝色港湾到英勇的红色故事,咸祥的“前世今生”在镇年轻机关干部讲解中徐徐铺展。
“原来咸祥是马友友的故乡,还是打响浙东革命第一枪的地方,为我们的合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波感慨道。
“自联络站建立以来,区委统战部全程细致指导,‘咸新共力’逐渐从理念走向实践。期待与宁诺的专家学者们一起,持续把咸祥的‘富矿’挖深、用好!”咸祥镇党委书记蒋昀的开场致辞点燃了现场热情。
他口中的富矿,正是咸祥在海洋经济、低空产业、非遗文化传承中的独特资源——而这,恰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国际化科研、教学优势形成完美互补,这份互补的达成,离不开鄞州区委统战部、校地双方统战条线前期多次的调研对接与资源整合。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五个“咸新共力”交流板块轮番登场,思想的碰撞让会议室里掌声不断。
“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的装修,而是要让空间成为乡风文明的载体。”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与建筑环境系助理教授司马艺娜在“微更新”板块中,用国内外案例对咸祥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巧思,“有温度、能传承”的构想让在场的芦浦村乡村CEO宋小赞频频点头。
“无人机课程、国际创新营……我们要让咸祥的天空成为研学的课堂!”航空航天专业助理教授孙东磊谈及未来计划时,眼中闪着光。他描绘的国际航空航天主题研学基地,计划办一场长三角创新大赛,让产学研拧成一股绳,这让咸祥镇知新会副会长、咸祥飞行营地负责人徐意当场表示“迫不及待想落地合作”。
商学院教授华秀萍则重点谈及区块链技术在产业协同中的应用潜力,为跨区域合作中的数据互通提供安全保障。在“文化季”板块,理工学院副教授谢晶介绍通过建筑环境创新赋能文化发展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我要让老手艺穿上新衣裳!”咸祥盘扣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李玲君接过话茬,她期待着与师生们合作,让中国传统技艺在年轻人特别是海外年轻人中圈粉。
“从空间改造到产业升级,从文化传承到人才共育,我们的合作要往深里走。”建筑与建筑环境系教授邓武的话道出了在场与会者的心声。随后,李波书记、吴韬教授分别从党建引领、资源整合角度建言,为“深合作”勾勒出清晰路径。
当天,“宁诺—咸祥 校地联络站”项目认领仪式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咸祥镇村镇建设办、咸祥航空飞行营地、咸祥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咸祥镇文化站等单位,分别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相关专业代表认领了“咸祥镇微更新共建项目”“国际航空航天主题研学提升项目”“低空应用场景协同试验项目”“非遗创新设计共创项目”。一个个项目的认领,代表着校地合作从“签约仪式”真正走向“共生现场”,双方一起把愿景钉进咸祥的街巷与宁诺的课堂。
下一步,鄞州区委统战部将继续指导校地双方把“统战联络机制”用活用好,让沟通零距离、合作深一度,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生根,让咸祥震成为宁诺师生施展才华、实践创新的广阔舞台,共同书写“智汇蓝湾 咸新共力”的新篇章。
(通讯员 顾一伟 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