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经验交流会在宁波举行。会议深入探讨智能制造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与挑战,加速标准化成果应用转化。部分省市市场监管、工信部门及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现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解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该指南在2021版的基础上,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布局,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新模式等5个领域增加了标准建设内容,修订了基础通用、智能赋能技术、电子信息应用等11个方面,同时明确了组织实施的相关举措。试点企业代表现场分享前期试点工作成果,并交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与会人员调研试点企业智能工厂。
拓展阅读
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于2022年联合发起,旨在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制造业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形成一批标准化、高水平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智能制造标准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中的应用,试点确定智能车间/工厂建设类、新模式应用类、新技术应用类、供应链协同类4个重点方向,并已于2022年和2025年从全国遴选出2批共135个试点项目,试点周期均为2年,其中宁波累计5个,分别为电器行业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毛纺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服装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铜加工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锻压装备远程运维服务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宁波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7656项,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累计培育各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20余项。
来源:宁波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