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越(左二)在领奖台上。
7月24日,在韩国堤川举行的亚洲轮滑锦标赛最后一项比赛中,13岁宁波小将俞越代表国家队参赛,以117厘米的成绩获得轮滑跳高项目银牌,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用出色的表现为中国队赢得荣誉。
俞越6岁开始在宁波斯博特轮滑俱乐部训练,师从教练顾舸雨。经过7年系统训练,她已成长为国内顶尖的轮滑运动员。在速度过桩项目上,她保持着宁波市纪录,并曾连续5年获得浙江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2023年,她更是一举夺得全国少年锦标赛速度过桩项目冠军,成为宁波首位获得该项目全国冠军的选手。
“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让俞越兼项练习平地跳高。”顾舸雨教练介绍,“这个项目对爆发力和技术要求很高,但她进步很快。”在2024年全国锦标赛上,俞越包揽了公开组和少年组双料冠军,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今年3月,俞越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国家队选拔赛中获得轮滑平地跳高项目第二名,成功入选国家队。她成为宁波第二位获得此项荣誉的轮滑运动员,此前,顾舸雨曾于2020年在自由式轮滑项目上入选国家队。
此次亚洲轮滑锦标赛,汇聚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泛的一届。中国队共派出173名运动员参加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自由式轮滑、单排轮滑球和双排轮滑球等项目的比赛。
本届亚锦赛,轮滑跳高是最后进行的一项比赛。面对亚洲各国强手,俞越沉着应战,最终以117厘米的成绩锁定银牌。
俞越(右)和顾舸雨教练在赛场合影。
俞越目前是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之余刻苦训练,她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训练体系和各方支持。这枚亚锦赛银牌,凝聚着俞越和教练团队日复一日科学训练的汗水,也是宁波市轮滑协会集训队厚积薄发的耀眼一刻,更是宁波轮滑运动雄厚“塔基”托举起来的沉甸甸的收获。
近年来,宁波通过“体教融合”模式培养轮滑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在市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和宁波市轮滑协会等单位联手,持续推进轮滑运动普及发展,通过“轮滑进校园”“一人一技”公益培训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学习和训练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市体育发展基金会“李达三叶耀珍伉俪李本俊体育发展基金”也给予了轮滑小将持续关爱与坚实保障。
以此为基础,宁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轮滑选手,在省级以上赛事中屡获佳绩。例如,在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锦标赛上,宁波队共获得3金7银8铜的好成绩。
俞越参加全国比赛场景。
俞越正是在这样的体系中脱颖而出,从市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一步步走向国际赛场。
此外,宁波市轮滑协会集训队中还有多名实力不凡的小将,比如蔡旭磊、洪语瞳等,都曾在2022年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轮滑比赛中获得佳绩,今年则获得了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资格,他们同样未来可期。
据悉,轮滑项目已确定将亮相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期待宁波轮滑选手在更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中再创佳绩。
来源:宁波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