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西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记载徐福游止象山蓬莱山的历史文献,我们所见最早为唐 《蓬莱观碑》,入宋以后比比皆是,如刘攽 《象山西谷记》,北宋象山县令林旦的诗 《蓬莱泉》,吴越王钱鏐九世孙钱延庆 《游蓬莱山》,宋 《四明宝庆志》等。此后象山历代县志均有相关记载。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它最早被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的流布区域最早主要在鄞县、奉化一带。后来,逐步遍及宁波地区以及舟山一带乡镇。解放前有较多的甬剧表演团体活跃在上海、宁波等地。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沿袭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已有250多年历史。姚剧传统剧目计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少数多角"同场戏",内容通俗易懂。
四明南词俗称 "宁波文书",属弹词类。由于词章华丽和曲调优雅,四明南词为士大夫们所欣赏,一般不进入书场、茶坊,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据老艺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宁波,并在白衣寺章状元家住过。听了宁波文书,乾隆十分赞赏,说"此乃是词,不应称书",由此宁波文书改为四明南词。四明南词实证可考的时间约300余年。四明南词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等。
宁波走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约诞生在同 (治)光(绪)年间。据传最早从上虞流入。从最初的坐唱发展到站起来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了,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建国后,宁波走书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创新,在表演方面已发展到男女双档,伴奏的力量也加强了。
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具、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骨片、木片等为原料加工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隋唐时,宁波就出现了骨木镶嵌工艺品。清乾隆中叶,宁波骨嵌技艺进入鼎盛时期,骨木拼接胶合技艺博得了 "天衣无缝"的赞誉。至道光年间,骨嵌艺人已有百余人,并出现大中型工场。
晒盐技艺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并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自然结晶成原盐。象山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环海,海岸线长,临海线滩面积广阔,海水盐度年均30.5‰,日照时间长,风力资源丰富,具备晒盐的优良条件,是浙江省三大产盐县之一。
"开洋节"是渔船出海时,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每年捕大黄鱼季节开始时,都要在妈祖娘娘庙等庙宇举行 "开洋节" 祭祀仪式。"开洋节"的祭祀时间在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三之间,必须选择在每天涨潮时分,希望财源随潮滚滚而来。
"谢洋节"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渔民为了感恩大海的民俗活动。每年黄鱼汛结束,渔船平安归来后举行,大约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三。举办祭祀内容和方法与"开洋节"差不多,只是少了请神的环节。
祭海仪式源自悠久的民俗传统,千百年来,渔民们在出海前总要去敬拜妈祖,祭奠大海,祈求平安、丰收。如今,祭海典礼已成为中国(象山)开渔节最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之一。祭典由主祭一人、与祭若干人、司仪、司香、读祝文等各一人,还有司钟、司鼓、司乐、司僚等执事。祭典在鸣炮、鸣钟、奏乐中开始,主祭、与祭等各就各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行 "初献礼",行 "亚献礼",行 "终献礼"……最后 "焚祝文、焚宝帛",又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炮声震天中礼成。整个祭典过程,雍容肃穆,瑞气氤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