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成为实体经济之痛。浙江企业,也面临这样的痛。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2013年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何变得这么高?以下是一位熟悉中美制造业的浙江老板给出的成本对比分析。 详细>>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1100美元价格、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更是不堪重负。
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度。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还有蒸汽部分,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中国是美国的3.2倍。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进口,假设进口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美国折旧成本是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合以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将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我们要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浙江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预计一年将为全省企业减轻负担1000亿元左右。用浙江省经信委主任张金如的话说,这是近年来浙江出台的政策"含金量"最大的文件之一。
文件
一
文件
二
文件
三
文件
四
文件
五
根据企业反映的税费成本偏高问题,近年来浙江多次组织开展各种收费的专项清理工作。总体而言,浙江省企业在税外收费方面属于全国负担最少的省份。
《意见》要求,浙江将全面落实减税清费政策,国家和省明确取消或停止征收的涉企收费项目,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执行,不得转为经营性收费,不得以其他名目变相继续收取。同时,从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详细>>
"目前,我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成本高、融资能力有限的难题。"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钱水土说,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直接融资方式,对浙江这一民营经济大省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意见》,浙江将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帮扶企业,创新企业融资机制和方式,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从而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详细>>
目前,中国企业物流成本占到了生产总成本的30%到40%,远高于欧美的水平。"当前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与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有很大关系。"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就曾呼吁推进物流一体化战略,把公路物流基础公共系统"短板"补起来,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快递协同发展提供支撑,推动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详细>>
近年来,面对不断高涨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浙江在全国较早推出了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多管齐下助推企业降本增效。
浙江省经信委主任张金如介绍,此次《意见》在出台前通过广泛听取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各级经济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从企业反映突出的税费、用工、用能、融资、用地、物流、外贸、制度性交易等八个方面成本入手,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属于力度较大的政策举措。详细>>
围绕降成本,我省杭州、宁波等地已积极行动起来,让企业尽早享受成本降低带来的实惠。详细>>
企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作为一个制造大省,经济大省,尽管浙江省市各级政府一直以来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
但不少浙江企业实际感觉并不明显,甚至觉得负担不降反增。
这其中有不少政策制定针对性不强的原因之外,还存在好政策落实难的问题。
比如有企业拿着市政府下发的文件跑到规划局,办事人员却说:"我们没收到这样的文件,办不了。
你让市里专门给我们发一个文件,就给你办!"
有的审批权从省里下放到县里开发区后,工作人员对企业说:"我们还没弄明白呢,你们先等着吧。"
当前,在浙江已打出系列组合拳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的前提下,
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好政策尽快落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尽早受益、借力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