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以外,有没有直接的引进海归来国内就业、创业的?
方进:海智计划是国家千人计划的窗口单位,吸引高层次海外科技工作者回国工作为国服务一直是海智计划的重点工作。近些年来,有不少海外科技工作者通过参与海智计划并最终回国创业了。有一个美国回来的马启元教授就最后回国了,他现在自己创业做医疗器械,就是核磁共振的医疗器械,做得很成功。他最早在上海的张江创业区,现在落户在泰安。他的企业不少中央领导同志都去调研过,他现在生产的设备已经卖到了国外,有一次东南亚一个国家公开招标,他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一起公平竞争,最终战胜跨国公司获得全部订单。他的产品竞争力比较强,因为他的产品的性价比跨国公司的要高,同样性能的机器价格只有三分之二。马启元本人一开始是作为一个团体的代表一个加入海智计划,海智计划的企业创新调研也是他牵头做的。他在创业的过程中最终选择回国,并且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
记者:您做海智计划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方进:没有,我觉得海智计划这个工作要做起来也挺容易的,就三个字,交朋友。海外这些人,有一些人觉得他们不太好打交道,觉得海外回来的人有一点傲气或者是怎么样的。我倒觉得跟他们特别容易沟通,你就把他们当做朋友,他们就把你当做朋友。
记者:就是说他们还是在国外工作,然后平常保持一种联系,以用为本,并不是把人作为本。
方进:对。对某些海外专家是这样的。记得周光召主席在一次与海智专家座谈的时候说过,有些人我甚至劝你们不要回来,因为你们在海外取得的特殊地位不回来能发挥更大作用。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你们回来了以后你们现在这些优势就没有了。比如说像我说的严晋跃,他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他有诺贝尔奖化学奖提名权,中国人能在欧洲的大学里面做到终身的教授,挺不容易的。如果说他回来了,再换一个新人爬到这个位置又要很多年,这些人要彻底回来,顶多三年,他的优势就相对少了,他在海外继续积累的机会就没了,因为他的关系断了。他回来以后海外最新创新的东西对他恐怕是封锁的,就不再了解了。你原有的优势,回来顶多三年就跟国内一样了。
记者:其实这是海智计划跟千人计划是互相补充的。
方进:对。海智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服务于千人计划的,如何发挥好我们的人才储备作用是海智计划的根本。近年来千人计划的成就是巨大的,有目共睹的。
记者:许多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归来,参与国家创新事业,直接服务,可以保持新鲜的血液,还可以带来新理念。
方进:举个例子,我们在欧洲联系的一个团体叫欧洲华人微电子专业论坛。这个团队的人都在欧洲的芯片、微电子公司工作,在微电子行业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他们都有人。微电子是非常重要的行业,在信息产业里面的作用相当于工业化中的工作母机,决定你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技术水平的高低。
他们这个团队2008年第一次到中国科协访问的时候,科协领导程东红书记非常重视,亲自和他们座谈,鼓励他们参加海智活动。以后他们2009年在科协年会期间组织了一个微电子论坛,反映非常好。他们团队的领头人叫金星,他说我们团队要回国发展,你们海智计划能不能把我们介绍一个合适的地方。当时我就给很多地方科协发了一个“金凤寻巢”的邮件,意思是说有这样一只金凤凰,你们谁有条件可以接纳这个团队。邮件发出后反响比较强烈,包括宁波,常州,无锡,福建等等很多地方都发出橄榄枝,欢迎这个团队去创业。他们也是看了很多地方,最终金星决定落户在上海微系统所。现在金星一个人在上海,他和海外的微电子协会仍然保持密切联系。他这个团队每年会轮流到微系统所来交流,因此仍然保持和国外最先进技术的沟通。这个模式就比较好。
金星回来以后不仅是做研究,还把这个产学研这一条线都做起来了。在微系统所这一边是他研究的基地,在浙大还有一个实验室,这是“学”的基地,有学生就可以保证有人才的输入,还有“产”,他在大连有一个产业基地。这样产学研三方面都做起来了。研究方面有海外信息源源不断,国内人才也培养起来了,还有一个产业基地可以形成产业链,这是个不错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