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时年27岁的王安石从扬州淮南节度判官任上,主动放弃"馆职京城"的机会,要求到地方工作,朝廷就调任王石安为鄞县知县,成为鄞县建县以来最年轻的县官。此后近4年间,他勤政爱民,革故鼎新,修水利、放青苗、严保伍、兴学校等一系列施政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百姓爱戴。这是王安石人生历史上迈出独立主政的第一步,也是他实践"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的志向,服务苍生,辅政强国的开始。

2015年3月29日,光明日报社和中共鄞州区委联合主办的"王安石县政治理思想当代价值研讨会"在鄞州举行。十余位国内知名专以王安石治鄞为切入点,对县政治理思想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梳理研究。王安石治鄞,一方面有其独特的样本价值,另一方面有其独特的当代价值。
大家认为,在鄞县,王安石不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提出一系列县政治理措施和思想。"熙宁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都源于其任鄞县知县时的治理经验。【 详情 】

  •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梅敬忠他认为:王安石清廉、为民的县官形象以及他县政治理的思想内涵,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价值。对今天的执政者来说,关键是要转型改造,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如他的与时俱进的通变理念,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不计个人得失的担当精神,全面革新的系统观念,对自己变法失败的反省精神等,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