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发布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的研究成果。《调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海外32个记者站实施,由中国旅游研究组织专家团队完成编写。《调查》对全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外国居民对中国游客海外文明行为的认知情况进行了翔实调查,是国内第一份权威机构开展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认知调查。
《调查》指出,中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在文化、习俗冲突表现较为明显。海外居民认为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插队、抢座和践踏花草、小孩随地大小便等。其中,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最为突出。
事实上,中国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已经多次见诸报端。
文明小细节,连着国家大形象。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时,还曾幽默叮嘱:"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
事实上,我们提倡文明礼仪很多年了,为什么成果不够显著呢?我看有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