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失明儿子捐赠父亲眼角膜 让他人重见光明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凌晨1点多,38岁小杨和41岁的姐姐杨晓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自家的简陋小平房。前天傍晚六点多,老杨停止了呼吸,他们用颤抖的手,在角膜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字。

昨天凌晨1点多,38岁小杨和41岁的姐姐杨晓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自家的简陋小平房。

他们的爸爸走了,留下了一对眼角膜。他们本来想把爸爸的眼角膜移植给失明的小杨,但遗憾的是没法用。

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们还是填下了角膜捐献志愿书。“失明的人更能体会到光明的可贵,希望爸爸的角膜能带给别人多彩的世界。”在黑暗中生活了30多年的小杨这样说。

爸爸车祸病危

家人想把眼角膜给失明的儿子

小杨的父亲名叫杨日红,66岁,一家人住在婺城区长山乡。

1月12日上午,老杨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快到工作的锯板厂的一个路口时,后面突然开来一辆摩托车,车速很快,砰一下就撞了上来。

老杨从车上飞了出去,脑袋重重着地。厂里的老板娘得知后,立马打了120,把老杨送到了金华市中医医院。

接到老杨出事的消息后,全家人很快也赶了过来。

“医生一见到我们就说,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姐姐杨晓梅告诉记者,她当时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前一晚还跟父亲一起吃了团圆饭,怎么突然就不省人事了。

母亲失聪,弟弟失明、耳朵也不好,全家人都靠父亲一个人工作养活。现在顶梁柱走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呀?

当天,一个亲戚说:“要不要把你爸爸的眼角膜捐出来呀?”

杨晓梅眼前一亮:这个是好主意,爸爸的眼角膜移植给弟弟,弟弟不就能看到这个世界了吗?

小杨是先天性的眼睛不好,出生几天,家人就发现他眼睛不太对劲,总是没神。勉强上到小学一年级,几乎完全看不见了,只得辍学。此后,只能每天呆在家里,条件不好也没姑娘肯嫁给他,一晃就30来年了。

好在,耳朵还能听到一点点声音,弟弟和世界唯一的接触,就是每天拿着破旧的收音机听一听,或者凑近了电视机听听新闻。

要是弟弟的眼睛好了,这不等于重生了吗?

眼角膜对儿子没用

这户残疾人家庭选择捐献

他们马上给金华市红十字会打去了电话。

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泼了他们一头冷水。小杨得的是青光眼,通过角膜移植,并不能重见光明。另外,按照器官捐献的相关规定,捐献人的亲属,只是比一般等待移植的人有优先权,并不能直接把爸爸的眼角膜给儿子。

雪上加霜的是,老杨出事后,肇事者一直没现身。为了救老杨,家里人东拼西凑又跟亲戚借了钱,一天就搭进去了5万元。

那几天,姐弟俩就在冰冷的急诊室座椅上挨着头坐着,一个小意外让这户人家体会到了寒夜中的一丝温暖:“一位医生塞过来500元钱,我们不要,她一定要我们收下。”

低落了很久的小杨突然站了起来:“姐,爸爸的眼角膜还是要捐!”

“我的世界已经黑了30多年,没人能比我懂黑暗的痛苦和寂寞。”弟弟颤抖着说。

姐弟俩抱头痛哭。

姐姐的眼睛也不好,高度近视。接着,姐弟俩开始劝妈妈,老人最终同意了。

前天傍晚六点多,老杨停止了呼吸,他们用颤抖的手,在角膜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字。

晚上10点多,医疗专家赶到医院,取走了老杨的眼角膜。

郑方是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前晚,她一直陪着这家人到第二天凌晨。目睹了他们的纠结,被捐献的坚定感动了好几次。

昨天早上,老杨的眼角膜已经被送到了杭州的医院,它能帮助两个人重见光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瑾芸]

标签:眼角膜 老杨 重见光明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