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浙江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民生领域占六成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民生领域占六成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8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同样的盛会,足见国家科技奖“成色之高”。2015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则再度空缺。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共有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我省为主完成的项目有8项、参与完成的有20项,在主完成的获奖项目中,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5项。获奖项目则体现出了三大特色:

民生领域科技成果占六成

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浙江所有获国家奖项目中,涉及民生领域的科技成果17项,占所有获奖项目63%。

如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科技成果,针对我国南方粳稻育种中存在的核心种质匮乏,高产、优质、抗逆不协调等突出问题,自1983年起经连续30年的协作攻关,创制了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研创发明了“杂交育种新方法、病虫害抗性鉴定、稻米品质评价”等专利技术,在南方晚粳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浙江大学“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则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干细胞供着涞源匮乏等三个关键原因深入展开研究。在临床实践中,成果已经在国内40余家三甲医院等推广应用。移植后100天早期死亡率由20%下降至9.6%,移植费用降低25%。

企业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首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由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完成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盐酸埃克替尼是在国家863计划、创新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大力支持下,历经9年的艰苦攻关,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取得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1.1类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是一种新型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EGFR-TKI),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3年共实现销售8.4亿元,利税4.4亿元。

这也是企业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首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浙江创新团队首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由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浙江创新团队首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终末期肝病因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有限的治疗方法而临床预后极差,创新团队自八十年代起,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十一五”支撑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共191项科研项目,围绕我国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的重大理论和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以提高终末期肝病诊治研究水平,降低重症肝病患者死亡率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引领该领域的临床转化研究和推广应用,实现了终末期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蒋中杰]

标签:国家科技 核心种质 科技成果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