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车喇叭一响就是99分贝
2011年11月16日 08:22
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陈建辉
图一 图二 图三 实验背景 声音,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声音过大,就会变成噪声。从2010年3月1日起,宁波市中心城区交通四禁措施开始实施。其中一项就是禁鸣,即中心城区禁
图一
图二
图三
实验背景
声音,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声音过大,就会变成噪声。从2010年3月1日起,宁波市中心城区交通四禁措施开始实施。其中一项就是禁鸣,即中心城区禁止各种装有电、气喇叭的机动车鸣号。
对市民而言,鸣号特别是夜间鸣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为直接,伤害也最大,本报热线投诉较为集中。但很多人只感受到心理上的烦躁,具体有何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次实验,就是从搜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喇叭噪声开始,对实验大白鼠进行测试,从而让市民直观地感受到噪声对人体产生的伤害,也请市民在禁鸣区域养成良好习惯,还城市一片清静。
实验时间:2011年11月15日10:00—15:00
实验地点:宁波大学医学院实验室
实验人员:宁波大学医学院学生吕秀依、楼忠泽、陈俊峰、陈梦嘉、张栗、赵春
实验对象:实验大白鼠3对
实验目的:在正常环境和较高噪声环境下,对大白鼠分别进行测试,来探查噪声对大白鼠生理行为的影响。
噪声取样
测试工具:分贝仪器(域值40分贝—130分贝),取样时间10分钟,取最高值。
11月12日下午2点30分,宁波鄞州雅戈尔大道轻纺城公交站点。一辆奉化中巴车受前车阻挡鸣号,测试数据为115分贝。
11月13日上午10点30分,宁波鄞州区贸城东路。在没有检测到明显的鸣号声时,路面上所测的数值一直在60—70分贝区域范围内跳动。
11月14日晚上8点20分,宁波江东桃源街与江东南路路口。在路口转弯时,一辆小轿车鸣号警示前方电动自行车,数值为99分贝。
11月15日上午9点,宁波江北环城北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一辆货车急刹车的声音为101分贝左右。
实验过程
实验一
100分贝时,大白鼠被“吵”呆了
上午10点30分左右,实验准备就绪,1号实验大白鼠被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活动箱(42×42×30厘米)里进行测试。测试环境声音大约为65分贝。放入箱子后,大白鼠立即背倚箱子的一个角落,警觉地观察着周边环境。因对新环境事物的探索,大白鼠刚开始有些活动度,偶尔挠耳朵。大约2分钟后,就蜷缩在活动箱的一角不再有较大的运动。
随着噪声的不断变大,鸣号声到达100分贝左右的时候,大白鼠开始在玻璃箱里面走来走去,全然不顾在边上观察的记者,较高频率地出现站立、小跑行为,活动度很强,并伴随着双耳后耸、背毛微竖、四肢微颤、脚趾有力张开等现象。
随着噪声刺激时间的延长,大白鼠明显表现出木讷的情况。记者不断敲击玻璃箱想引起它的注意,但它依然呆呆地趴着,对外界的“危险”没有做出应有的反应(图一)。
另外,我们还意外发现,把受刺激的大白鼠放回饲养笼子后,它明显比其他大白鼠显得紧张,不合群,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实验二
强迫游泳时,大白鼠加速“绝望”
在相对安静状态下(60—70分贝),大白鼠被放入“强迫游泳”实验装置时,求生意识很强,挣扎比较剧烈(图二)。大约3分钟后,挣扎幅度较小。4分钟后,大白鼠才处于不动的绝望状态。
而在100分贝噪声刺激下,大白鼠被放入“强迫游泳”实验装置后,反应慢,挣扎幅度较小。大约2分钟后,大白鼠就处于一动不动的绝望状态(图三)。由此可见,噪声对大白鼠有很明显的影响。
教授点评
宁波大学医学院刘昱副教授,全程指导6名大学生进行这次实验。刘教授告诉记者,噪声可引起听觉器官的伤害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可造成大白鼠胃黏膜的损伤并影响胚胎发育,影响学习能力和短时记忆。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由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介导的生理应激反应不断被激活,引起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和体液的改变,并可能最终通过引起高血压而促发急性冠脉事件。
被鸣号烦透了的较真市民给违规车辆拟了一份“黑名单”
每天下午5点20分左右,市民小黄就保持这样一个状态:左手端着望远镜,右手拿着笔,窗边还要放一个记录本,一听到楼下有鸣号车声,就记录下鸣号次数、车牌号以及鸣号的分贝值。短短一周时间,小黄的本子上就列出了20多辆鸣号“黑名单”,并发在了微博上。
11月15日下午,市民小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用数值说话最靠谱了。”小黄家住江东区星辰明珠小区,紧挨着兴宁路,去年6月份搬进新家之后就一直饱受鸣号声的煎熬。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被几声震天动地的鸣号声惊醒,时间为6点30分—6点40分左右。想找交警部门来整治又苦于没证据,于是就考虑着自己来搜集证据。
从11月5日起至11月12日,整整一周时间,小黄每天下班之后就在自家厨房蹲点,从下午5点20分一直记录到晚上7点。“鸣号的主要是一些大车。”小黄说,印象最深的是一辆贴有宁波到蚌埠字样的中巴车,每天在兴宁路上由西往东行驶,到桑田路路口左拐,几乎天天都准时鸣号,光听声音就能辨别出来了。
在小黄的记录本上,最高分贝数值为99分贝。不过他说,这是在家里测的数据,如果当时自己站在车边,准会被吓一大跳。
为此,记者也向江东交警大队了解情况。江东交警也挺关注小黄发布的微博,已与其进行了沟通。江东交警认为,一方面晚高峰时段,又是非路口位置,警力有限,管理力度欠大;另一方面,则是司机习惯采用这种方式去警示路人,或许初衷是好的,但对周边居民产生了巨大影响。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