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菜市场免费塑料袋含有多种塑化剂


来源:宁波晚报

2008年,“限塑令”开始实施,国家规定,所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三年多过去了,宁波市场上的情况如何呢? 近日,记者留意观察了一番,各大商场、

图为免费塑料袋样品加溶剂培养

图为菜市场免费塑料袋的不规则颗粒状物质

图为三种样品塑料袋

图为分析塑化剂实验

2008年,“限塑令”开始实施,国家规定,所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三年多过去了,宁波市场上的情况如何呢?

近日,记者留意观察了一番,各大商场、超市对“限塑令”执行得比较严格,可在很多菜市场,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塑料袋仍是伸手可拿。记者发现,几家菜市场摊 贩使用的违规塑料袋五花八门,颜色、厚薄不一。有摊主告诉记者,这些塑料袋不需要他们自己进货,有固定的送货商会上门来推销或打个电话送货上门。

这些免费塑料袋如果用来装食物,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吗?11月23日,记者去实验室做了个小实验,对几种普遍使用的塑料袋进行了比较。

实验地点:宁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实验室。

实验时间:11月23日14:00—17:00

实验样品:家用保鲜袋、超市手撕袋、菜市场免费塑料袋

实验过程

实验一:目测外观

在实验室里,宁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实验中心主任胡敏杰先对三种塑料袋的外观进行了比较分析。

家用保鲜袋很轻薄,几近无色透明,初步判断为聚乙烯新料所制;超市手撕袋要厚一些,颜色稍显暗沉,初步判断为聚氯乙烯新料所制;菜市场免费塑料袋更厚,有颜色,且存在不规则颗粒状物质,初步判断为塑料粒子回料所制。对塑料袋来说,越厚、颜色越深,越不能装食品。

实验二:光谱分析

接着,我们从三个塑料袋上各剪取了一片6平方厘米的样品,依次置入红外分光光度计内,进行光谱比对分析。得出结果为:家用保鲜袋与聚乙烯光谱标准相似度 达到96.89%,为高密度聚乙烯新料所制;超市手撕袋与聚氯乙烯光谱标准相似度达到86.04%,为聚氯乙烯产品;菜市场免费塑料袋与聚乙烯光谱相似度 为92.50%,但显然为聚乙烯回料产品。

“聚乙烯新料制品基本无毒,所以家用保鲜袋可放心使用;而聚氯乙烯制成的超市手撕袋则不适合 盛放熟食或含油的食品;菜市场免费塑料袋虽然也为聚乙烯制品,但由于含有色素,还是塑料回料产品,所以很可能添加了大量的塑化剂,如果塑化剂含量高,则不 适合用来盛放食品。”胡敏杰主任分析说。

实验三:塑化剂检测

为进一步确定菜市场免费塑料袋是否含有塑化剂,胡敏杰又取用了一定量的该塑料袋样品,放入密封容器内,添加有机溶剂进行渗出培养。

“塑化剂在常温下也可以逐渐从塑料袋内渗出,温度越高,渗出速度越快,而且塑化剂也容易溶解在油里。”胡敏杰解释说。

在培养近一个小时后,通过专业仪器对渗出培养液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菜市场免费塑料袋样品中含有不止一种塑化剂。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可使塑料的柔软性增强,容易被加工。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吸“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对幼儿的潜在危害更大。显然,这种免费塑料袋不适合装食品,特别是熟食。

相关知识

如何辨别塑料袋有没有毒

(1)把塑料袋放在水里,并用手将其按到水底,稍等片刻,浮出水面的即为无毒塑料袋,沉在水底的为有毒塑料袋。

(2)用手抚摸塑料袋表面,很光滑的是无毒的。如果颜色混浊,触之发粘、发涩,甚至有油腻感,就是有毒的。

(3)用手使劲抖动塑料袋时,声音哗哗啦啦很清脆的是无毒塑料袋。声音发闷或没有声音的,是有毒塑料袋。

(4)将塑料袋剪下一角,放在火上烧,无毒的烧之即燃,拿离火焰后会继续燃烧,并出现黄色火焰,而且像蜡烛一样一滴一滴往下掉,发出石蜡气味;有毒的不易燃烧,燃烧后呈绿色火苗,并有呛鼻异味。

(5)有刺激性和使人恶心等不正常气味的,多为有毒塑料袋,可能是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过量。

标签:塑料袋 塑化剂 聚乙烯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