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难"会成汽车"三包"隐患吗?
2011年11月02日 09:42
来源:中国质量报
汽车“三包”落地降生之前,还必须要做好“保胎”工作,不然将来就算顺产,这个“孩子”也很有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如果真正能够关注公平问题,我们相信,经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汽车“三包”规定出台,真的会指日可待。
只要想解决问题,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这话在此次汽车“三包”政策酝酿出台过程中得到了验证。10月26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首次立法听证会在北京举行。令众多媒体和各方评论惊讶的是,此次听证会上并没有出现人们事先预期的那种扯皮争吵、不可开交的混乱现象,与会各方代表不仅无一反对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也表现出少有的理性克制。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积极信号,而人们因此也有理由期待:汽车“三包”7年难产,现在终于可以估算它的“预产期”了。
不过,汽车“三包”落地降生之前,还必须要做好“保胎”工作,不然将来就算顺产,这个“孩子”也很有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其实,关于汽车“三包”出台的“健康”疑虑早就有了,在此次听证会上与会代表更是将其作为主要问题提了出来,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鉴定难及由此而产生的建立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问题。
很显然,汽车质量鉴定难,第一个难住的是消费者,而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当然也是消费者。参加此次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张义指出,就当下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看,消费者一旦与厂商发生质量纠纷,后者往往一句“你拿鉴定结果来”就把前者打发了,因为现在的鉴定费不菲,动辄上万元,甚至高达数万元,以至于超过一辆新车的价款。更主要的是,即使拿到鉴定结果,很有可能是模糊性的结论语言,这导致维权风险很高。有鉴于此,消费者方建议,如果销售商、生产商提不出消费者使用不当的具体证据,就不需要进行质量鉴定,就由他们承担免费维护、更换的义务。如果要鉴定,费用应由销售商或者生产商来承担。
把鉴定成本转向汽车厂商,它们自然也不乐意,而这也依然属于“鉴定难”的问题。正是考虑到成本和利益问题,厂商代表和消费者代表才一致认为应建立一个独立、公正、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以便及时、合理、高效地处理相关问题,保护各方利益。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个“第三方鉴定机构”尚付阙如,这必然会导致三包规定落实难。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浙江省早在2001年就曾试行过汽车“三包”,而这也一度为其赢得舆论的一致赞誉。可试行10年,汽车“三包”在浙江并不成功,其中最大的问题正是举证难、鉴定难,而这恰是缺少第三方鉴定机构直接导致的结果。
“鉴定难”难道真的会成为汽车“三包”降生的健康隐患?当然不会。尽管现在汽车检测鉴定费用很高,而具有汽车检测鉴定资质的单位又极少,但这只是一个需要逐渐完善的附属问题,这就像缺钙,补钙的工作既要在“保胎”时就做,更需要在汽车“三包”降生后不断跟进。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立第三方鉴定机构体系与实行汽车“三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如果不实行汽车“三包”,鉴定机构体系永远不可能建立和完善,只有实行汽车“三包”,才能推动鉴定机构体系建立和完善。所以,先出台汽车“三包”制度,然后逐步完善配套工程,这才是正确的路径,鉴定机构体系尚未建立不能成为推迟汽车“三包”规定出台的理由。
明白了这个道理,“鉴定难”就不算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了。其实,透过“鉴定难”这个问题的表象,我们看到的实质是利益各方对汽车“三包”政策能否体现公平的诉求。立法最重要的就是为各方确立公平、公正的规则,而绝不是为了偏袒某一方的利益。如果真正能够关注公平问题,我们相信,经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汽车“三包”规定出台,真的会指日可待。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