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隆时期到民国 24张古契记录家族的“创业史”
2015年08月24日 08:51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陈正军
嵊州市剡湖街道艇湖村的崔先生家里有一叠祖上留下的“旧纸”,他一直没当回事。最晚的一张古契签订时间为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一份田地买卖契据。让崔先生高兴的是,通过阅读古契他发现,祖上并不仅仅积聚财富,在做慈善上也留有印迹。
嵊州市剡湖街道艇湖村的崔先生家里有一叠祖上留下的“旧纸”,他一直没当回事。近日在整理房间时,他偶然又看到了这叠“旧纸”,于是心血来潮翻阅了一下,发现这些“旧纸”有些特别,都是一些山林、土地和房产买卖的契据,时间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有专家鉴定后认为,民间能保存如此完整的反映一个家族发家史的古代契据,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24张古契
见证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崔先生今年49岁,小时候曾听长辈说起,他家祖上条件殷实,家里有许多山林、田地和房屋,解放前都被祖父卖掉了。“时代早已发生改变,我们对家族过去的辉煌也不会太在意,但这24张古契反映了祖辈发家致富的历史,值得好好珍藏。”崔先生说。
这24张古契中,其中有21张是崔先生祖上在不同时间向别人购买土地、山林和房产的契据,从乾隆年间到民国,时间跨度长近200年,崔家的财富一步步得到积聚,最后成为大户人家。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契据大多数都保存得很完整。
有两张古契特别引人注目,分别是乾隆七年(1742年)和八年(1743年)的契据。经辨认都是屋基买卖契据,虽然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
最晚的一张古契签订时间为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一份田地买卖契据。
让崔先生高兴的是,通过阅读古契他发现,祖上并不仅仅积聚财富,在做慈善上也留有印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崔先生祖上把位于艇湖村江边的一处田产无偿捐赠给“正谊”“民义”两所学校,以支持办学,并签订了一份捐助文约。据了解,“民义”小学便是今天嵊州鹿山小学的前身。
古契格式很规范
乾隆年间的两张最珍贵
崔先生家保留下24张古契一事,引起了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原主任张恒的关注。在仔细辨阅古契后,张恒表示,民间能保存如此完整的反映一个家族发展历史的契据十分难得。“契据都是纸张,存放会受到虫蛀威胁,一旦受潮也会变质,时间一久很容易破损,但崔先生家的古契非常完整,很难得。”张恒说。
更让张恒兴奋的是,这些古契的格式很规范,抬头、称谓及买卖双方、中间人、代笔人的签名等都很完整,还有当时政府的公章,这对研究古代土地买卖方式有很大的价值。
“这些古契具有系列性,反映了崔家祖上如何一步步地积聚家业、从普通人家变为大户人家的过程。”张恒说,由此可以看出,旧时许多家族的财富,也是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努力才换来的。
至于古契的经济价值,张恒认为,古契的经济价值在乾隆年间有一个界限,之前的比较珍贵。崔先生家的古契,乾隆年间的这两张相对比较珍贵。“当然,如果书写之人有书法造诣或较大的名声,市场价值自然更大了。”张恒说。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