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宁波花五年锻造400万现代公民


来源:杭州日报

 目前,宁波外来务工人员达430万,占宁波总人口的43%,外来人口总量超过温州居全省第一。   与“北上广”的外来人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同,宁波外来人口中,低学历数量规模庞大,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目前,宁波外来务工人员达430万,占宁波总人口的43%,外来人口总量超过温州居全省第一。

  与“北上广”的外来人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同,宁波外来人口中,低学历数量规模庞大,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无技能的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占75%。这不但会使经济后劲不足,还会抑制产业转型升级。

  宁波将如何破解人口困局呢?宁波为何能赶超温州成为浙江省外来人口第一大市呢?

  宁波大街上10人中有4个外来人口

  目前,宁波市户籍人口为574万,外来人口达430万。其中北仑、鄞州、镇海等市辖区的外来人口已超过当地户籍人口。

  也就是说,在宁波的大街上,10个人中就有4个人是外地人。

  “十一五”时期,宁波全市户籍人口年均增速为0.5%,而外来人口的增速则高达13%。2000年,宁波的外来人口只有75万人左右,10年间,猛增近5倍。

  宁波有关部门预计,“十二五”时期,如果外来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宁波的外来人口总量将可能突破700万。到时将有1300多万人生活在这座滨海城市。

  低学历人口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抑制效应”

  一般来讲,外来人口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宁波不同。

  “一方面,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三成不返甬,而眼下宁波总体产业特征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多,资本密集型、创新密集型企业少,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则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批发零售、仓储物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温州的资本泡沫,给外来务工人员一种不安全感。”宁波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周昌林认为,流动人口在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拉低城市人口结构水平曲线、延缓城市人口结构提升速度,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抑制效应,尤其是低学历人口。

  “流动人口产生的资本替代效应削弱了企业创新动力,流动人口知识、技术、技能积累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流动人口消费能力偏低维持了城市低端产业的生存空间,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将抑制产业转型升级。”周昌林说。

  调整人口结构的最好办法就是产业转型升级

  周昌林多年从事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经研究发现,人口结构水平上升1%,产业结构水平就能提高5.12%,“产业结构一般是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顺序递进,调整人口结构的最好办法就是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说,原来做服装加工的企业现在改做服装设计,“设计是高端活,待遇也高,针织工也想做啊,但这不是想做就做得了的,那他们就只好走人了,去别的加工厂继续做针织工”。

  这一点,正契合了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的思路:“一定要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外来务工人员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机构优化,以外来务工人员素质的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素质,宁波市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现代公民”培养。

  到2015年,宁波市将为外来务工人员全程免费提供公共职业介绍和引导性培训服务400万人次,新建50个省内外劳务合作基地,新增80所省内外校企协作学校。特别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还可以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吴佳楠]

标签:宁波 现代公民 人口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