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免费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10年
2011年12月05日 09:16
来源:东南商报 作者:范洪
昨天是周日,又是余姚四明山初中和小学的孩子们每周返校的日子。中午11点半,离镇上20公里远的悬岩村汽车站旁,今年上初三的女生王璐璐和小伙伴们早早等在了这里。 王璐璐和小伙伴们等待的,是余姚市公运
坐在干净宽敞的接送车上,孩子们显得很高兴。记者 崔引 摄
12月4日周日,又是余姚四明山初中和小学的孩子们每周返校的日子。中午11点半,离镇上20公里远的悬岩村汽车站旁,今年上初三的女生王璐璐和小伙伴们早早等在了这里。
王璐璐和小伙伴们等待的,是余姚市公运公司山区学生接送车队的校车。这样的校车目前有10辆,主要负责接送位于四明山腹地的大岚、鹿亭、四明山3个山区乡镇29个村的1000多个孩子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和初中上学。
由于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学校都采取寄宿制,2002年,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余姚公运公司组成了这支山区学生接送车队,免费接送每一个山区孩子上下学。
一晃10年过去了,随着车队的车辆扩充,司机也增加到了10名,这10名驾驶员可不简单,他们中驾龄最短的也有11年,其中有3人行车百万公里以上,全部都是公司的正式职工,而且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交通事故。
上午8∶00 余姚汽车西站 出发
今年刚换了崭新校车
昨天(12月4日)是周日,又是孩子们到校准备周一上课的日子。余姚四明山镇总共需要调派4辆校车进山。上午8点,当记者赶到余姚汽车西站时,4辆白色的大巴车,整齐地停在出站口。车窗挡风玻璃上红色牌子“山区学生接送车”显得格外显眼。记者一路跟随着4辆大巴从余姚汽车西站出发前往四明山镇。从这里开到四明山镇,总共有80公里路,由于绝大多数都是傍山险路,到达目的地最快也需要1个半小时车程。
记者坐上1号车,感觉到车子很新,这辆荷载31人的大巴车有些座椅上的塑料纸甚至都没有拆封。“这些车都是今年4月才换的新车。孩子们使用起来也都很小心。”司机叫唐克林,今年49岁,也是车队班长,他也是车队里山区驾驶经验最丰富的司机之一,虽然沿途路险,但老唐从来都没有出过事故。
记录每个孩子的座位号
在车上,记者看到一个日历本和一沓打印的表格,表格上记录的是几个镇上本学期要接送的每个孩子的姓名及家长的联系方式。而日历本上,则记录了唐师傅具体要接送的每一个停靠村点需要上下的学生人数,甚至还有学生的座位号,比如接下来,这趟车要去的大山和悬岩两个村,上面就记着:初中13,小学6,座位号:1-13,14-19……每个孩子的座位号都是固定的,细致的记录让记者感到吃惊。而对于信息,老唐其实早就烂熟于心:“我平时几乎不用拿出来看了,因为我都记得很清楚,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安全。”
上午10∶20 四明山镇中心小学门前 吃中饭
严格做到不能超载一人
车子进入山区,摇摇晃晃的车身和盘旋向上的感觉让记者有些不适。“现在路是好多了,早几年这条路要开近3个小时,而且路况也比现在糟糕……”老唐说。经过1个半小时颠簸,车队驶入四明山镇中心小学前的广场上集合。老唐熄火后,还没来得及休息,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一根铁管下车,敲击车轮,仔细检查起车况来:“主要是看看轮胎有没有漏气,还有其他一些安全隐患。”
在仔细检查完车况后,记者得知了车队后续的计划:从这里4辆车将分头进入周边几个山村,把孩子从四面八方接回到这里,再返回余姚,这样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
当记者正考虑坐哪辆车去采访时,老唐说:“你还是跟我到大山和悬岩去吧,因为他们的车等载了学生后都满员了,只有我这儿还有空位。”记者了解到,山路上超载是很危险的,因此车队严格做到车上不能超载一人。
学校每学期初要进行乘车演习
10点20分不到,四明山镇中心小学的校长杨正国跑过来通知司机开饭了。“吃饭怎么这么早?”记者奇怪。“中午估计都要在接学生的路上了,饭肯定是吃不上了,你也一起吃点吧。”杨校长说。
同桌吃着地瓜等土菜,喝着热腾腾的姜茶,杨校长说,四明山镇中心小学总共有281个学生,其中有215个住校生,170多个学生需要校车接送。“有的是整个班级的孩子都需要校车接送上下学。”有了校车,自然比以前学生步行上下学安全很多,但安全问题还是重中之重。每趟接送学生,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跟车,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强,因此杨校长本人也要跟车。
学生总是在流动的,每个新学期总有一年级或转学进来的新生,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学校在每个新学期开学都会开展一次学生乘坐校车的“演习”,由老师组织,老生带新生的办法,模拟进行一次师生乘坐校车的调度安排。“一旦定下来哪个学生坐哪个具体的位置就不能改变。”杨校长说,在每个村他们也会选择一个高年级同学做小组长,来组织本村的孩子,学校有专门的台账记录每一次校车使用情况,加上老师的全程陪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个,确保每个孩子平安上下学。
中午11∶40 四明山悬岩村公路旁 接到第一批学生
冬天沿途村民自发扫雪除冰为校车开道
中午时分,4辆校车开始从校门口陆续出发,记者又上了老唐的1号车,随车的老师也跟上来,待车门关闭后,坐在紧靠出口的位子上。虽然山区这个时候已十分寒冷,晴朗的天气让车上人心情不错。“这样的天气真不错,山区浓雾、冰冻雨雪,加上刮风下雨,甚至是突发的山体塌方,那是有的。”老唐说。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只要学校不停课,车队就要上山接孩子。由于对路况十分熟悉,一般的雾天,司机师傅们只要小心驾驶都能应付,如果碰上前面突发的山体塌方,他们的做法通常是首先停车,然后带队老师引导孩子全部下车,大家互相帮助。首先步行通过塌方路段,而司机则小心翼翼开车通过,等驶到安全路段再接孩子上车。
不过,恶劣天气里也常常是伴随着一个个感动过来的。老唐和随车老师说,山区里谁都认识校车,也都知道校车大概什么时候会通过哪些路段。一旦碰上冰冻雨雪,地面上结了冰或积雪,孩子家长和村民们都会第一时间先走一遍路,把哪些路段有冰冻摸清楚,然后再打电话通知司机们注意。“如果有比较大的冰冻,沿途村里的青壮年肯定会到现场扫雪除冰,为校车开道。”老唐说,每当看到这一幕都很感人。
车子在山间小路上整整开了50分钟才来到,接学生的第一站位于屏风山的悬岩村。孩子们的到来给车里增添了欢乐气氛。
下午1∶00 四明山镇中心小学 返校
学生上学要带足一周的伙食
记者身旁坐着的是小学五年级的朱远浙,记者注意到,他除了书包外,还有一个大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一些肉和菜,量还不少。“冬天到了,家里人说可以多带一些。”朱远浙说,由于是住校生,因此吃饭也只能在学校里,平常吃的大米和换洗的衣服也都是自己先前带去的。而菜,主要是肉类等每周带一次。“这样平时就能吃饭了,最多食堂里打两个素菜,可以省点钱。”朱远浙说。
下午快1点,首批学生送到学校。杨校长和老师们则等在门口点名核对人数,这很像是一个接管仪式:孩子们在校车和学校间,手把手的交接,确保万无一失。
下午2∶00 车队返回
10年累积安全行驶里程可绕地球75圈
等到4辆校车都安全地把四明山镇全部的孩子接来,送进校门口已经是下午2点了。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4辆车还要返回余姚汽车西站,准备明天的工作。
在路上,记者很想知道余姚公运公司是如何运作这支车队,做到免费接送孩子这么多年的。陪同校车一同接送孩子的余姚市公运公司相关人士说,这些车辆都是财政出钱购买的,然后再交给公司负责运营的,由接送学生当地的镇政府补贴一部分,在平日车子不用接送学生时,车子当做旅游或企事业单位的租车再收回一部分,而出车司机开行的里程数纳入公司日常的绩效考核体系,可获得相应报酬。“虽然运营校车可能不会带来什么收益,但公司上下很支持,因为这里面有一份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关人士介绍说,据统计,10年时间里,全部校车加起来的行驶里程已突破300多万公里,可绕地球75圈,安全接送师生150多万人次,其间从未发生过一起行车责任事故和服务质量投诉。2008年,市总工会和余姚市总工会分别授予车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