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PM2.5 宁波三年前就开始行动
2011年12月09日 10:52
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潘慧敏
前三季度甬城PM2.5浓度同比上升了32.6%,空气质量与杭州差不多,比上海要差 这两天,大雾成了华北等地天气的主角,雾霾、口罩、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PM2.5这个在2011年前从未出现在民
前三季度甬城PM2.5浓度同比
上升了32.6%,空气质量与杭州差不多,比上海要差
这两天,大雾成了华北等地天气的主角,雾霾、口罩、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PM2.5这个在2011年前从未出现在民众生活的词,一时间被大家所熟悉。
最近,不少网民似乎在和气象部门较劲:为何有时气象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与市民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有时觉得天空明明很灰,可为什么当天的空气质量报告还是说属于“良好”?
一直来,环境监测数据与公众的感官印象相差很大,引起了普遍的质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主要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细灰尘颗粒PM2.5未列入常规空气监测。
据了解,国家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已于12月5日截止,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
什么是PM2.5?
这种灰尘颗粒
直径不到头发丝粗细的1/20
PM2.5到底是多细的灰尘颗粒,让它能经过鼻子和嘴巴,直达我们人体的肺部?
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城市里数量庞大的机动车、工厂、建筑业都是产生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源头。区分颗粒污染物杀伤力的主要依据是直径,直径越小的颗粒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呼吸器官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过滤和阻拦,它们只对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而直径小于10微米的为可吸入颗粒物,其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10。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 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 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现代医学证明,含有高浓度PM2.5和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伤害,如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三年前宁波就能监测PM2.5
目前全市设有4个PM2.5监测点
记者12月9日日从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获悉,其实早在2008年底,宁波和杭州就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对PM2.5的监测。
据介绍,目前宁波有4个PM2.5监测点。分别为:宁波中学监测点(现东恩中学)、宁波四中监测点(现三江中学)、宁高专监测点(现体育场路)、镇海龙赛监测点。
“从设备上看,我们宁波对PM2.5能做到实时监测。”宁波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现在一般都是一个小时传送一次监测数据,并主要用于科研。对于 PM2.5的监测数据,并不像空气质量一样实现日报制。当出现如灰霾等连续污染天气时,环境监测中心将第一时间告知市民,提醒公众。
从技术上说,PM2.5的监测与PM10一样,监测设备的原理也一样。“只要在监测PM10的设备上,增加一个切割器,把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去掉。”
宁波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宁波监测PM2.5有着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据了解,监测PM2.5的设备只要10多万元。
2010年9月,宁波首次入选6个国家新空气质量标准试点城市。今年,试点城市范围扩大至26个,宁波依旧在其中。
一般监测结果仅用于科研
前三季度的PM2.5浓度同比上升32.6%
既然有如此成熟的监测手段,那么宁波PM2.5的污染程度如何?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由于目前PM2.5未列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一般监测结果仅用于科研,详细数据暂不对外发布。
12月9日记者也拿到了宁波PM2.5一个时段性的监测数据:
继今年10月7日、8日两天后,11月12日至14日,宁波大气环境连续3天出现污染。其中12日到13日为Ⅲ1轻微污染,14日为Ⅲ2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监测中心对可吸入肺颗粒物PM2.5浓度进行统计分析,11月12日到11月14日宁波市区PM2.5(可吸入肺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分别为0.120、 0.114和0.190mg/m3,最高值是国家Ⅱ级标准(日均值0.075mg/m3,试行)的2.5倍,其中PM2.5占PM10的比例达到70%左 右。
“这就说明此次宁波大气出现的连续污染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
宁波监测中心称,根据3年来的监测可以发现,影响宁波的空气污染物中,PM10和PM2.5的浓度上升都比较快。而PM2.5占可吸入颗粒物的比例也达到了50%~80%。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出现的灰霾天共计80天,而导致灰霾天的“最大元凶”就是PM2.5。“今年前三季度的PM2.5浓度同比上升了32.6%。”
宁波空气质量与杭州差不多
但在全省范围内还不太理想
“目前灰霾天气已经成为区域性污染。”宁波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宁波的灰霾天气与长三角其他城市比较相似。“从目前监测的数据看,宁波的空气质量比南京好,与杭州、苏州差不多,但比上海要差一点。”
要是与浙江省内的城市相比,环杭州湾的城市空气质量都不是很理想。杭州、宁波、绍兴三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在省内来说比较差。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全球1100个主要城市(以首都、省会城市为主)的空气质量排名,排名的依据是空气中PM10的浓度,以此标准,北京位列1035位,上海位列978位,杭州位列第1002名。
汽车尾气、垃圾焚烧、建筑扬尘污染
是提升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
据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分析,出现高浓度的PM2.5天气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还有建筑扬尘和垃圾焚烧日益严重是主要内在因素。 要想降低‘灰霾天’出现的频率,除了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筑扬尘和垃圾焚烧的执法力度之外,人们还应当加强环保意识,尽可能少开车,减少排放。”
同时,宁波秋冬季节早晚温差较大,如果湿度强的话早晨会出现辐射雾。随着市民外出活动的增加,排放的颗粒物也逐渐增多,大量的颗粒物被凝结在辐射雾中,导致 污染物浓度加大。如果天气晴好,风速较小,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容易形成高浓度的PM2.5。
专家教你看空气污染指数(API)
了解完PM2.5,再来了解一下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昨天宁波空气质量优,空气污染指数为32”,这是什么概念呢?
环 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目前,全国包括宁 波在内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都未对PM2.5进行监测。现行的中国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是2000年开始的,评价指标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 (PM10)三项指标。这就是为何公众对于优良天气的感官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API)常有背离。
不过,目前API作为一种评价空气质量好差的参数,市民可以学会看,以作参考。
空气污染指数API | 空气质量状况 | 对健康的影响 | 建议采取的措施 |
0~50 | 优 | 可正常活动 | 无 |
51~100 | 良 | 可正常活动 | 无 |
100~200 | 轻度污染 |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
200~300 | 中度污染 |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
>300 | 重污染 |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
环保方面的专家表示,单纯地强调PM2.5减排,并不能达到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预期效果。应做好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工作,比如更加重视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控制。
而 涉及PM2.5的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PM2.5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 从今年起,宁波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大力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 工作。根据《宁波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宁波将严格管理外地机动车转入;市六区4个机动车排气检测站中的第一、第二检测站已完成设备安装, 另2个检测站也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
此外,全市已经完成148座加油站、1座油库及65辆油罐车的设施改造,力争全年完成80%以上加油设施油气回收治理任务。
“好的空气质量是治理出来的,而不是监测出来的!”在新浪微博上,这句话赢得不少认同。公众也在期待,各级政府早日拿出有效治理措施,让天更蓝,让蓝天更多。
PM2.5引发、加重呼吸道疾病
雾霾天除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麻烦外,更多的是健康的隐患。
这两天,宁波李惠利医院呼吸科的70多张病床全部爆满,其中1/3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门诊,一些轻微的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也比前段时间有所增加。
吸入PM2.5会加重呼吸道疾病
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何一兵说,吸入PM2.5细颗粒物,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从而导致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细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沉积在呼吸道,降低免疫力,从而引起呼吸道的过敏甚至感染。”何一兵说,有些人会觉得呼吸道受到了刺激,有些人要咳嗽,还有些病情严重的,甚至会觉得呼吸不畅。
医生建议灰蒙蒙的天气少出门
何一兵说,每年冬天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遇到空气质量不好的日子,这类病人更是要当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都是老烟枪,首先他们要戒烟;其次,遇到天气灰蒙蒙的,要减少出门,取消锻炼;体质弱的病人最好能接种流感疫苗,因为呼吸道感染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重要因素;增加营养,合理膳食。”何一兵对这类病人提了四点防护措施。
何一兵提醒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初期和普通感冒症状几乎没有区别,所以容易被忽视。“如果患者很长一段时出现发烧、咳嗽、胸闷、气喘、痰量增加等这些类似感冒的症状,请到医院做个肺功能检查。因为目前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只能依靠肺功能检查。”
普通口罩很难预防PM2.5
为应对空气质量不好的天气,很多人选择戴口罩出门。戴口罩真能过滤空气中的有危害细颗粒物吗?记者昨天专门采访了两位医生,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作用不大。而且作为呼吸科医生,他们也从不戴口罩赶路。
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专家宗建平说:“市面上卖的都是普通口罩,对PM2.5这些细颗粒物几乎起不到过滤作用。” 通讯员 吕方伟 记者 贺艳
PM2.5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呼吸系统:PM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炎症。
●心血管系统:PM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
●血液系统:PM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诱发血栓的形成,是心血管意外的另一潜在隐患,还可以造成凝血异常,造成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生殖系统:PM2.5上附着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儿。有毒物可以跳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特别是妊娠早期。
专家提醒大家,大雾天气危害极大,近日最好减少出门。如果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回家后多吃润肺食品,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如何防PM2.5伤害
1.避免吸烟
吸烟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浓度,因此戒烟以及远离吸烟环境,能够减少身体所吸入的PM2.5浓度,从而降低肺部所受损害。
2.大雾不要“晨练”
PM2.5是引起大雾天气的重要元凶之一,因此早上起来发现雾气比较大时,就不宜外出进行晨练。尽管你戴上口罩,但现时的口罩对于阻隔PM2.5没有多大作用。
3.注意皮肤清洁
若在雾天外出的话,回家后要及时对外露皮肤进行清洁。雾气中除了含PM2.5外,还存在尘埃、酸、胺、酚、碱、盐、病原微生物等众多有害物质,长期停留在皮肤表面就会损害皮肤健康。(记者 潘慧敏)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