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反家暴庇护所设立两年却集体遇冷


来源:宁波晚报

图为工作人员在整理房间。 在家里和丈夫闹矛盾受了气,想暂时离家冷静一下,又不想让亲戚朋友知道,怎么办?其实,碰到这种情况的妇女可以到反家暴庇护所去。2009年 11月25日,宁波市妇联专门在宁波市救

图为工作人员在整理房间。

在家里和丈夫闹矛盾受了气,想暂时离家冷静一下,又不想让亲戚朋友知道,怎么办?其实,碰到这种情况的妇女可以到反家暴庇护所去。2009年 11月25日,宁波市妇联专门在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内设立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救助范围为海曙、江东、江北和鄞州4区。12月19日,记者采访得知,该庇护所设立两年却遇了冷,至今仅一人入住寻求庇护。

唯一入住者是位女金领

庇护所位于宁波市救助站二楼。记者在现场看到,共一间咨询房和两间卧室,房间虽小,装修得很温馨,铺了地板,床上厚实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还有空调、卫生间和电视机,条件相当于二星级酒店标间。

“尽管两年来,只有1人来庇护所里求助,我们还是会定期打扫房间,保持干净整洁。”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说,唯一入住者是位女金领,姓王,今年34岁。宁波本地人,家境富裕,在事业上非常成功,年薪达到50万元。

去年底,记者曾见过王女士,当时她的手臂还绑着绷带。“是被老公打的。”据她透露,2004年时,她跟开公司的李先生结婚,并生下一个儿子。本以为这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哪知竟是噩梦的开始。“他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动手打人,甚至以暴力威胁我的家人,又一直拖着不愿离婚。”

苦于男方的纠缠,王女士走进了宁波市妇联。在信访接待室,她提出,可不可以有地方供其暂时居住,以回避男方对她以及家人的不断骚扰。在办妥相关手续后,王女士搬进了庇护所内,成为入住市庇护所的第一人。

“在她入住期间,我们积极为她协调各方关系,请律师、心理咨询师帮忙,针对她的特殊情况给出建议。”宁波市妇联权益保障部部长周文红说。今年3月,王女士上诉法院终于离婚成功,并获得了一定赔偿。

市内多家庇护所集体遇冷

事实上,感受冷清的不单是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各区的反家暴庇护所一样遇冷。2003年,宁波江东东柳街道中兴社区在我市率先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庇护机构,当时也是我省最早的一家。但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入住该庇护所的求助者竟然只能以个位数计。

北仑区2007年7月成立了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刚开始有很多人过来咨询,住进来的也有7人。近年来,入住的求助者越来越少,这两年几乎都没人过来住了。

庇护所遇冷,是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少了吗?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我们所接到的家庭暴力类投诉,基本与往年持平,并未见减少的趋势。”周文红说,这些关于家暴的日常投诉多数是妻子被丈夫打耳光、吵嘴之类,真正很严重的案例倒是还没有。

据市妇联信访统计显示,市县两级妇联2008年受理家庭暴力信访150件,2009年受理家庭暴力信访165件;2010年,仅上半年受理家庭暴力信访就达133件,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25%。

要求维权的多了,为什么入住庇护所的却寥寥无几?“一定程度上,很多妇女还是觉得遭受家庭暴力只不过是家务事,家丑不能外扬。”周文红分析说。

破解“怪圈”还需要时间

一方面家庭暴力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反家暴庇护所门可罗雀,在家庭暴力问题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反家暴庇护所到底应该怎么办?

“不仅仅是提供暂时的食宿、思想开导、心理慰藉和法律援助,更重要的是为受暴妇女提供一个长远的计划,让她们看到安全稳定的未来。这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需要时间。”在谈到如何走出庇护所“怪圈”时,周文红说,庇护所不会关门,还是照样会开下去。

“的确,庇护所不是万能。但它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示‘娘家人’一直在身边关注并竭力保护着妇女的正当权益。”一位从事基层妇女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他们在宣传庇护所的时候,会更多注重依托社区维权站的法律资源,引导广大妇女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尽可能发挥庇护所的作用。

据悉,今年上半年,宁波11个县市区已全部开设了反家暴庇护所,实现了“全覆盖”,并且通过摸索、改进。今年已出台了一套救助庇护的制度,建立了家庭暴力救助应急预案。(记者 滕华)

标签:庇护所 设立两年仅一人 入住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