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配电自动化 让宁波用电加速升级


来源:钱江晚报

一个月前,出现用电故障,线路工人还要一个点一个点去排查,往往小区里一条线路引发的故障,导致周围地区也连带着停电,而找到故障点并进行维修,往往要花一小时。 现在,手持PDA的维修工人,只要打开程序,就能

一个月前,出现用电故障,线路工人还要一个点一个点去排查,往往小区里一条线路引发的故障,导致周围地区也连带着停电,而找到故障点并进行维修,往往要花一小时。

现在,手持PDA的维修工人,只要打开程序,就能迅速定位到故障点,维修时间能缩短一半。而一旦故障点周围地区停电,也能在停电后的两三分钟内恢复供电。

12月27日,记者从宁波电业局了解到,宁波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项目,已经试运行一个月,有了它的存在,用电将更有保障。

2010年1月27日,宁波被列入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配电自动化试点城市,并确定宁波城市中心区域海曙区为试点区域,范围涵盖海曙区16.5万用户。

配电自动化工程试点经过一年半实践,到今年11月底,宁波电业局完成了海曙试点区域140回10千伏线路、180座开关站和236座环网单元的自动化改造和通信全覆盖,完成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和信息交换总线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于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的标准化配网抢修体系建设,完善了配电自动化运 行维护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

智能系统,快速隔离故障

在配网调控中心,记者见到了电业局专职工作人员裴传逊。他告诉记者,这个配网调控中心,已经投入1.1亿元,目前负责调控的区域是海曙区全区,计划将逐步接入江东、江北等区的电网。

当配电网发生故障停电,比如10千伏电缆故障、配电设备老化故障、雷击造成设备故障、外力破坏等,按照以前的方法,配网调控人员接到变电所值班人员报告 线路跳闸后,需要电话通知配电现场运行人员,运行人员再根据经验或者用户反映,到现场查找故障,然后手动拉合开关隔离故障点,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后,才能开始设备抢修,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小时左右。如果碰到疑难故障、极端天气或者交通堵塞情况,故障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

“现在,有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就快多了!”裴传逊说。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下,故障停电发生后,系统会通过电脑显示器,自动判断、显示故障点,并且弹出一个对话框,给出故障分析结论,在第一时间给出故障隔离方案和恢复方案。

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电脑,远程遥控或者通过电脑系统自动操作开关,就能隔离故障区域,同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加上随身PDA,精准定位故障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下,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同时,系统还会自动通知抢修人员,通过抢修人员随身携带的PDA掌上电脑,告知故障的精确位置和大致情况,并给出维修的参考意见。

今年11月14日上午8点43分,海曙区阳光天地小区的徐先生致电95598,说家里停电,95598坐席工作人员迅速在可视化停电管理系统中输入徐先 生的地址,系统平台上立即显示出客户的具体位置。同时显示,徐先生家所在的整幢楼既不在绿色的计划停电范围内,也不在红色的已知故障停电范围内。

95598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系统,把维修工单发送到海曙区供电局事故班抢修员郑惠良身边的PDA掌上电脑。

根据PDA上午所显示的信息,郑惠良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修。9点半左右,整个抢修过程结束,徐先生家又恢复了送电。

“过去没有这套配电自动化系统,类似的维修,要花两倍以上时间。”裴传逊说。

远程监测、遥控配电设备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离不开配电主站系统。配电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 实现配电监测控制和馈线自动化功能,涵盖整个配网调度指挥业务流程,满足智能配电调控一体化的要求;能够扩展新能源接入、配电网自愈、可视化调度、与用户 互动等功能。

“举个例子,如果以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通过配电主站系统,就能随时监测新能源的使用情况。”裴传逊说,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非常需要这套系统进行实时智能调控,以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配电自动化建设,配网调控人员能对宁波城市配电网进行实时运行监控。

在以前的运行模式下,配电网运行无法实现远程监视和控制,工作人员必须到现场手动操作。现在有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网调控人员只需要坐在配网调控中心的电脑前,就能够通过显示器远程监视和控制10千伏配电设备,不用再到现场操作。

同时,实时监视后,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电网负荷变化、设备运行状况,调控人员可以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预防措施,比如调整负荷,告知运行人员,做好预判,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通讯员 唐瑾瑾 高磊鸣 记者 龚振岳

标签:宁波 用电 配电自动化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