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年糕横竖排放有寓意 古林镇米食节热闹中有文化


来源:宁波晚报

昨天,古林镇首届米食节在蜃蛟村举行。一大早,蜃蛟村的文化礼堂里,乡亲们就在热火朝天地做着各种传统美食:搡年糕、做糯米金团、做灰汁团、擂沙肩、包汤圆、做发糕……现场随意可以品尝和动手制作,热闹得如同过年

昨天,古林镇首届米食节在蜃蛟村举行。一大早,蜃蛟村的文化礼堂里,乡亲们就在热火朝天地做着各种传统美食:搡年糕、做糯米金团、做灰汁团、擂沙肩、包汤圆、做发糕……现场随意可以品尝和动手制作,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

整理、展示米食也是文化

本次活动的策划者、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谢国旗很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蜃蛟村是个历史文化名村,早在1973年,考古专家就发现位于蜃蛟村西南芦家桥遗址中有稻谷种植的遗迹。米食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非常丰富。于是我们就把当地各种米食整理了一番,全部展示出来。这也是一种历史文化。”

蜃蛟村的村长徐峰说:“蜃蛟村是鄞西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有万亩良田示范区,我们举办米食节主要为了传承农耕文化。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记住我们的过去。我还记得小时候年关到了,村里做手工年糕的热闹场面,等着大人给我们吃年糕团的那种兴奋。为了组织这次活动,我们把村里六七十岁会这些手艺的老人集中起来,他们也非常开心地参与这个活动。我们还征集到了各种老的用具和设备,如水磨、捣臼等。”

对于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徐村长开心地说:“光我们村就有1千户人家,今天又是双休日,因此参与的人多。我们会把米食节一年年办下去,不断完善。”

米食可以让人记住乡愁

美食可以让人记住乡愁,除了还原最地道的手工做法,同时还要传播美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和情感故事。谢国旗举例说:年糕大家都熟悉,美好的寓意是吃了年糕年年高。但是年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横竖的排放代表什么,大家不见得知道。通常,每层四根代表着一年四季,每码12层零二根,即每年12个月零一点,即有闰月。一码50根,逢“双码”送人,意为“百年好合”。另外作为菜食、点心并兼的年糕,“荠菜马兰炒年糕,灶君菩萨会来捞”这样的俗谚文化也很有趣味。

而另一款叫做“擂沙肩”的点心,制作也很简单,糯米煮饭,搓成饭团,再在装有芝麻白糖的盘子里滚一滚,就成了。它的丰富寓意大概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参与制作的周大妈告诉记者:“以前,蜃蛟人相亲,只要是新女婿上门,看女婿越看越中意的丈姆娘会拿出擂沙肩,放在未来女婿的落坐桌凳旁,当作点心。意为丈姆娘要撮合女儿的这门亲事,将他们擂在一起,并肩到永远。‘沙’是指白沙糖,表示甜甜蜜蜜、白头偕老。”一道小点心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含义!

米食就是家传的那种味道

正在大锅里搅拌做灰汁团的是父子俩,也是蜃蛟村人,看架势蛮专业的,一旁有好几锅做好的灰汁团,码放在蒸笼里待蒸。据说他们做的“石码塘”灰汁团很出名的,购买量大需要提前两三天预订。父亲闻荣龙告诉记者,这手艺是祖传的,他们世代居住在蜃蛟村的闻江岸石码塘,从小就看到外公和娘舅们在点心店做灰汁团、金团等。从外公这辈算起,到他手里是第三代,加上儿子,是第四代了。

灰汁团是一种稻米深加工产品,看起来貌不惊人,但是有沁人心脾的口感,制作者测火候、辨色泽、适时起锅,再搓成米团上锅蒸。工艺并不复杂,全凭多年的手感。闻荣龙现在每天做二三千个灰汁团,很快就卖光。

参与首届米食节的闻荣龙跟村里所有乡亲一样,满面笑容,很是欣慰。那是他们熟悉的一切。闻荣龙说;“如今对传统越来越重视,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些传统的美食,即使不赚钱,我也会坚持下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陈红珍:]

标签:文化 年糕 米食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