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浙江首个民用风光发电系统在宁波投入运行


来源:钱江晚报

别以为发电这件事,只能由秦山、三峡和葛洲坝来干。 你家也能成为一个微型发电站,发的电,自家用不了,照样可以进入全国电网,全国人民“共享”。 11月29日,从宁波鄞州区电力局传来消息,全国第

别以为发电这件事,只能由秦山、三峡和葛洲坝来干。

你家也能成为一个微型发电站,发的电,自家用不了,照样可以进入全国电网,全国人民“共享”。

11月29日,从宁波鄞州区电力局传来消息,全国第一个风光互补家用发电系统,已经成功并网发电!

这套全国NO.1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到底有多“风光”?

家用发电系统的大脑

是个“聪明”的控制器

在宁波鄞州区集市港镇山下庄村,一幢外表并不起眼的建筑面前,经常围着前来“强势围观”的村民,他们围观的不是小楼,而是屋顶上排成5排的太阳能极板,和矗立在一旁随风转动的风力发电机。

这,就是小容量风光互补家用发电系统。

技术人员杜先生介绍说,太阳能极板和风力发电机,用来发电;发出来的电,通过一个控制器,输送到一个叫做逆变器的装置中,进行升压,升到220V的家用电压,然后再通过控制器,输送到家庭用电设备上。

控制器很“聪明”,会作出判断,让家里电器优先使用这些清洁电力,只有所发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才使用大电网的电。

那如果发的电超出了家庭用电需求,又会怎样呢?“聪明”的控制器还会有另外一个判断,把多余的电力,也通过逆变器进行升压,达到320V~380V,再通过一个叫做并网控制器的装置,输送到大电网中。

杜先生说,这套风光互补家用发电系统,不但可以弥补受季节和天气因素影响发电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发出来的电,还可以进入到大电网给其他人用。

一天至少能发8度电

普通家庭用用也够了

“这玩意装到我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用交电费了!”村里的王阿姨手搭凉棚,抬头看着太阳能极板,心里打起了算盘。

的确, 杜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设备从今年10月开始投入试点实验,测算下来平均每天发电7~8度,而一户家庭,如果不开空调,平均每天用电也就在3~5度:“这套设备所发的电力,完全够一个家庭平时使用。”

不过,杜先生的这句话,大概会让王阿姨考虑一下了:“家用的这套设备,安装、维护等算在内,成本是7到8万元,使用寿命有15到20年。”

王阿姨也算了笔账,家里一年电费3000多元,20年下来也不过是五六万元,“这么一算,不划算啊。”

杜先生说,目前来看的确不划算,但如果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并网补贴和设备补贴跟上来,就划算了,“进入大电网的电,按照国外现状,1度能补贴电价的四成左右,如果买设备再补贴20%,风光系统就能盈利了,能省钱赚钱,就会吸引人。”

现在宁波方面所做的,一方面是验证技术上的可行性,最重要的,也在为国家制定相关的补贴政策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目前看来,技术和设备都已经做好大规模普及的准备,就差国家吹这一口政策‘东风’了。”

据估计,如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风力更足更持久,日照时间也更长的沿海地区,3到5年内就能进行大范围的普及。

杜先生还说,这套设备如果进入居民区一幢公寓楼,只要一套控制设备,一周左右就能安装好投入使用。

家用发电系统 浙江省首个

鄞州供电局方面表示,国家电网的试点,目的就在于尝试家庭绿色能源上网。因为家用发电系统采用风光互补,很好地解决了季节和天气的制约,产生的也是绿色能源。其中太阳能板发电产生直流电;风力产生的交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直接进入了村里配电房的配电系统,供给村民使用。

按照计划,安装了这个系统之后,家庭用电首先使用该系统供电。如果开了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系统会自动从普通电网中取电,弥补该系统发电的不足;如果该系统发的电家里用有得多,就通过双向智能电表上传到普通电网。配电系统也由原来单一电能分配的角色,转变为集电能收集、电能传输、电能存储和电能分配于一体的新型电力交换系统,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型“家庭发电厂”。在迎峰度夏或者度冬期间,电力调度部门还能把这些电集中利用起来,起到很好的调控高峰作用。

据了解,这么一套装机容量3千瓦的家用发电系统,投资需要10多万元,可日均发电6千瓦时,与普通家庭在非夏冬季用电相比相差不大,而在夏冬季使用空调或取暖设备时,6千瓦时会显得不足。如果装机容量再大,一次性投资还要升。

鄞州供电局智能电网办公室负责人说,通过小容量风光互补并网家用发电系统的方式,推广绿色能源进家庭为时尚早,但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设备的升级,材料费用的降低,以及国家今后支持力度的加大,它会被推广应用,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近。

“就跟以前的太阳能电热水器一样,逐步被很多人接受从而推广开。”该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标签:发电 全国 系统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