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30万外来工欢度自己的佳节
2011年12月08日 08:28
来源:东南商报 作者:赵晓亮 许雄辉 刘袭 卢科霞
《温暖在第二故乡》首发赠书仪式。记者 王增芳 见习记者 王鹏 摄在七彩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心,江苏常州姑娘孙丽娟戴上桂冠,成为最美的新宁波人。她一直盼望有一天能站在大舞台中心,昨天她说:“我的梦想实现了。
《温暖在第二故乡》首发赠书仪式。(王增芳 王鹏 摄)
在七彩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心,江苏常州姑娘孙丽娟戴上桂冠,成为最美的新宁波人。她一直盼望有一天能站在大舞台中心,昨天她说:“我的梦想实现了。”
2008年最美新宁波人——女性风采大赛昨在飞越大剧院决赛。安徽淮南姑娘段婷婷获亚军、辽宁大连姑娘任世超获季军。
首届农民工·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宁波峰会举行,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勇说:“在副省级城市范围选拔最美外来女工,这在全国是首次。”
330万新宁波人12月7日欢度宁波第五届外来务工者节,女性风采大赛等诸多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330万人的梦想在宁波飞翔
江西铅山姑娘杨晓霞家贫辍学后学裁缝,梦想读大学、当一流的裁缝。她在维科家纺公司打工10年,革新技术,使工人单班缝制床单由30多条增到40多条。今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读大学了。昨天站在宁波大剧院舞台中心,她激动地说:“我的梦想实现了。”
优秀外来工创业创新事迹报告会昨举行。杨晓霞、陈玄光等展示自己精彩人生。
宁波市外来务工办副主任薛晓伟对记者说:“宁波是外来工创业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大舞台。”
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宁波市总工会主席胡建岳说:“宁波上班的2人中有1人是新宁波人,城市发展离不开他们。”
890万人的心在爱中融合
宁波市中山广场昨天成了欢庆外来务工者节的海洋。
300多人围着劳动就业法律维权咨询台。江苏的韩方森问:“年初工厂口头说好年薪4万元,今年至今只给我2万元。我要投诉。”
劳动仲裁部门的人回答:“我们尽快立案调查。”
宁波出版社带来百余种、上千册新书,以1元低价卖给新宁波人。副社长马玉娟说:“新宁波人需要精神和文化的关爱。”
对新宁波人的关爱不止停留在过节的这一天。宁波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不需缴费就能享受养老、失业等五大保险;推举外来工参政,任各级人大代表、基层干部;享受同等公共卫生服务等。
宁波市总工会副主席姚晓东说:“890万新老宁波人的心在关爱中融合。”
科学统筹宁波在全国做示范
专家刘勇说:“宁波从大局出发科学统筹,使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大量外来工就业,并安居乐业,在全国做出示范。”
东南商报和市总工会自2004年开始举办外来务工者节,2007年12月市政府确定为地方性节日,至今连续举办了五届。
中国记协国内部副主任孙正懿说:“由都市报的活动、演变成副省级城市地方性节日,宁波在全国是首例。”
外来务工者先进事迹报告会昨举行
外来工代表:心存感激,积极进取!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昨天,在外来务工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外来务工者代表陈玄光用一段情深意切的诗歌作为开场白,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2月7日上午,由东南商报与宁波市政府外服办、宁波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宁波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外来务工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大剧院隆重举行。宁波市5位优秀外来务工者代表——全省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杨晓霞、“扫地也要扫出个样子来”的徐辉、外来雷锋团团长陈玄光、自学成才的技术专家刘武星、宁波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冠军郭罗,上台为千余名外来务工者讲述自己在宁波务工、创业、创新的故事。
第一位报告人、江北环卫处徐辉在讲述中提到一个令他难忘的细节:2004年他荣获“宁波市首届外来务工明星”称号后,住在大庆南路的一位老婆婆从报纸上把他身披绶带的图片剪下来,送到照相馆塑封好,亲手交到他手里,并鼓励他好好工作。徐辉一直牢记这位老婆婆的鼓励,在保洁行业努力工作,创出了一套“徐式扫地法”。
林家社区陈玄光则用深情的语气说:“尽管我所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宁波市民却给了我十倍百倍的回报:平时我外出上班,小孩没人带,当地的大妈大嫂都会热心地帮忙照看;遇到刮风下雨,晾在外面的衣物也会有人帮忙收拾,叠得整整齐齐;老乡家里有困难,社区居民也会倾力相助,如介绍工作、寻医问药、帮小孩联系学校等……”
杨晓霞、郭罗、刘武星也多次提到宁波市民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5位优秀外来务工者代表表示,“我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心存感激,我们才会懂得珍惜;因为心存感激,我们才会积极进取。因为心存感激,我们在第二故乡的人生舞台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彩……”
东南商报评论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张登贵
12月7日是宁波的第五个“外来务工者节”。主办单位为从全国各地来到宁波做工的姑娘小伙大伯大娘们准备了丰盛的礼物。除了与前几年一样向外来务工者提供各种免费咨询之外,今年又增加了赠书活动和理论探讨。上午九点钟,笔者特地赶到中山广场去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感人的场面使我想到了伍思凯的一句歌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这的确是一个特别的节日。国外没有,中国其他地方也没有听说有。照理说,工人本来已经有自己的节日——五一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宁波市之所以在劳动节之外再设一个“外来务工者节”,我想是因为外来务工者是一个特别的群体。
改革开放之前,尽管也有工人异地工作,但没有被称为“外来务工者”,因为他们的身份就是工人,在当地的户籍册里找得到他们的名字,一切当地人可以享受的权利,他们一样也不会少。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条件打破,就出现了一大批农民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可身份却是农民,当地城镇居民可以享受的权利,对他们来说只是奢望。他们大多来自比较贫困的地区,有些生活习惯与当地人不太相同,虽然为所在城市付出很多,有时却得不到理解。总之,这是一个为改革开放、为国家现代化、为所在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却还不能平等享受权利的特殊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以突出的宣传,给以特殊的关怀,让“外来的”和“内来的”携起手来。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幸福生活——这大概就是宁波市设立“外来务工者节”的初衷。
令人欣喜的是,这个节日走过的五年里,宁波的外来务工者境遇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保障外来务工者的各项权利,提高他们的各方面待遇;媒体做出了很多努力,宣传外来务工者的巨大贡献,引导全社会关怀他们爱护他们;当地居民做出了很多努力,把外来务工者当作亲人的事经常能听到;外来务工者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的优秀事迹常常令市民感动。总之,由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外”与“内”的界线正在逐渐模糊,工作上、生活上正在融为一体。
当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立即改变,文化的差异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弥,“内”“外”有别的现象,在近段时间里会逐步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失。所幸的是,于今年十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从根本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问题的美好前景。到那时,在哪里工作就是哪里的人,没有了“外来”与“内来”的区别,外来务工者这个称呼将随之消亡,“外来务工者节”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