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施工扬尘开始纳入日常监管


来源:宁波晚报

图为东钱湖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大场景。 “机动车排气监控网络和市六区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进入调控阶段,可在年底前投入使用。”12月19日,在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图为东钱湖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大场景。

“机动车排气监控网络和市六区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进入调控阶段,可在年底前投入使用。”12月19日,在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宁波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

据介绍,截至11月底,2011年度计划投资60.43亿元的112个生态建设项目(任务),除2个由于条件不成熟延后实施外,全面完成100个,部分完成10个,实际投资78.35亿元。

关键词:

污染减排  

污水处理和脱硝设施成重点

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波市环保局副局长励志武19日说,到2015年末,宁波的污染减排目标是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比“十一五”末下降13.2%、13%、18.9%和31.9%。

在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方面,加快推进宁波全市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建设,设计能力16万吨/日的新舟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8万吨/日的南区污水处理厂二 期投入试运行,鄞西污水处理厂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宁波全市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厂24座,宁波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

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方面,加快了重点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脱硝设施建设,宁海国华电厂、北仑第三发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的脱硝机组将在年底 前全面投用;宁波钢铁烧结机脱硫设施开工建设,镇海炼化催化裂解再生烟气脱硫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各类非电燃煤锅炉及工业窑炉污染物排放浓度提标改造工作继 续实施。

关键词:

汽车尾气  

4个检测站进入调试阶段

截至2010年底,宁波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53万辆,其中汽车86万辆,并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宁波市城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19日,励志武介绍了宁波在治理汽车尾气方面的措施。严格管理外地机动车转入,淘汰老旧汽车、黄标车辆;加快机动车排气监控网络和市六区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目前市六区4个检测站已进入调试阶段,可在年底前投入使用。

此外,今年全市共拆除或改造燃煤锅炉230台,宁波江东区建成我市首个无燃煤区。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314座加油站,4座油库和129辆油罐车的改造工作,超过年初确定的完成200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目标。

今年3月以来,全面排查宁波市61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依法治理,并将按照“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原则,全面引导行业提升转型。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源保护区实现全覆盖

宁波是江南水乡,又是严重的缺水城市。

为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宁波市投入400万元建成白溪、横山、亭下、皎口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102个水源地全部建成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覆盖面达100%,合格率达100%。

加快河道整治进度。今年完成整治河道35条,实施河道沟通工程1个,完成生态河道建设21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8平方公里。

此外,今年新增市级公益林22万亩,累计建设面积达到318万亩,补助标准从2010年每亩17元提高到20元。全市大中型饮用水水库水源地和中心城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涵养林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亩25元和30元。

关键词:

采石场复绿  

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94%

废弃采石场裸露的岩体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这个大“疮疤”的整治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励志武19日说,今年完成绿色矿山创建6座,累计创建24座,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94%。深入开展新“三沿五区”坟墓治理,推进生态墓地建设,生态葬法入葬率达到15%,覆盖行政村率达99%以上。

继续实施绿色通道建设。新增公路绿色通道工程20公里,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公路沿线绿色通道补植24.1公里,完成国省道边坡复绿25万平方米。

关键词:

扬尘污染

日常监管正在逐步强化

眼下,宁波在建工程可谓遍地开花,路上的工程车也屡见不鲜,由此造成的扬尘污染比较严重。12月19日,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宁波市环保局副局长胡杰说,推行文明施工,控制施工扬尘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胡杰说,9月26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中心城区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以宁波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理清了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范围,并将通过公众监督、督查考核等形式进一步予以落实,确保扬尘防 治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扬尘来源,宁波市城区扬尘主要来自建设工程、拆迁工程和城市道路。为此,领导小组主要组成部门在联合对铁路枢纽等重 点工程的扬尘控制情况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建筑工地、房屋拆迁、渣土道路运输等各个产生扬尘的环节提出明确治理要求,有效地促进相关管理单位防治意识的提 升。

目前,各类施工场地和施工作业的日常监管正在逐步强化,相关的制度规范继续予以明确,洒水、覆盖、压尘等工作措施相应做了改善;保洁频次、机扫率等道路防尘工作也在进一步深入实施。

关键词:

增产不增污  

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532个

宁波经济发达,要上的各种项目很多,怎样收紧建设项目“环保口袋”,确保项目增产增效不增污?

励志武说,严把项目审核关,截至11月底,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532个,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配置向技术先进、能耗物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倾斜,以污染物总量约束为倒逼机制,努力实现区域“增产不增污”。

另外,全面实施《宁波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行动纲要》,通过培育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技术和产业,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发展。

可再生资源回收工程、绿色农产品基地、镇海炼化资源回收工程、电厂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四大循环经济工程建设进展良好;由市级财政投入1200万元的全市15个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全面铺开;9家“省级绿色”企业和相关工业园区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也在有序推进。(记者 蔡铁锋)

标签:扬尘 日常监管 建设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