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家长如何进行双语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培养一个双语宝宝,被很多父母列入早教计划,但很多父母可能并不清楚这个计划应何时开始,怎样实施?通过双语教育能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下面是教育专家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答疑解惑。 问题1:学外语是否越早越好

培养一个双语宝宝,被很多父母列入早教计划,但很多父母可能并不清楚这个计划应何时开始,怎样实施?通过双语教育能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下面是教育专家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答疑解惑。

问题1:学外语是否越早越好

很多人都说:“孩子学外语越早越好。”这个“早”指的是哪个年龄段?

专家释疑:学外语其实没有明确的起跑线。但是如果从学习母语之初,就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听到更复杂的发音,这对于他今后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当孩子还没有明确“学习”的概念时,通过游戏和生活内容接触外语,会让他觉得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而不是一门枯燥的学习课程。

问题2:学外语是否会影响母语学习

孩子在学习说话的时候同时接触两种语言,会不会造成障碍,从而影响母语的学习?

专家释疑: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孩子从小就处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语言坏境里,这对将来学习更多的语言是有好处的。

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学习母语的各种方言。不同口音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双语”,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在语言表达上有时候会显得比同龄的单语孩子进度慢一些,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一般来说,过一段时间他就会赶上来的。

问题3:如何激发孩子学外语的兴趣

怎么才能让孩子觉得学习外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并且很好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专家释疑: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外国孩子比较多的游戏场所,或是经常让孩子多听外语儿歌,看外语动画,都会使孩子有外语是“有用”的感觉。当孩子在生活中经常能感觉到这种需要时,他自然就会想了解更多,也会因此增加学习外语的兴趣。

此外,选择好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避免孩子从一开始就产生抵触情绪,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在“学习”。父母应该做的是自己经常在生活中使用外语。

例如,当看到桌子上有个苹果,父母就自然地把它叫做“apple”,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学外语,而认为这是一个游戏。慢慢的,一个词、一句话、一番对话都会成为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对孩子进行测试,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

问题4:学后不用会不会忘记

我无法给孩子提供双语环境,孩子学过的外语是不是容易忘记?

专家释疑:让孩子尽早接触外语,并非要求他掌握多少个单词,熟悉多少组日常会话。

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分辨出一些特殊的发音,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他就会丧失这种能力。所以,要明确让孩子接触外语的目的,是为他今后的学习有个积淀,父母无需为孩子会“忘记”学过的外语而担心。

问题5:发音不标准怎么办

在学习外语时,孩子的发音不是很标准,父母该不该去纠正?

专家释疑:对于幼小的孩子,只要不妨碍他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存在不同的发音没关系。再说,同样是英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语音都会有差异。当然,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拥有标准发音,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磁带,让他多听听。

问题6:如何为孩子选读物

我想让孩子多接触外语,在给孩子选择读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专家释疑: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选择儿歌、游戏、儿童诗为主的音像制品;随着孩子兴趣的增 加,可让孩子读一些外文书籍,并逐步增加难度;等到孩子再大些,有了自己明确的兴趣爱好后,可以根据他的兴趣点,为他购买相关的外文读物。例如,孩子喜欢 动物,可以购买动物题材的相关书籍;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可以选择与运动有关的书籍。

问题7:达到什么效果算成功

学习外语,到什么程度,达到怎样的效果,孩子的“双语教育”才算是成功?

专家释疑:每种语言的背后都存在着相应的文化。所谓双语并不一定特指某种外语,像我国的方言也应被涵盖在“双语”内。让孩子较早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并了解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通过语言学习让孩子了解这些文化,这样,学习就算是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标签:教育 双语 孩子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